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滨江院区):提升核心竞争力 迈向高质量发展|健康中国强县行·听他说
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滨江院区):提升核心竞争力 迈向高质量发展|健康中国强县行·听他说
近年来,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滨江院区)以满足县域群众医疗服务需求为出发点,不断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滨江院区)以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和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抓手,建立医院质量指标监测体系,设立重点专业质控指标203个、单病种质控指标32个、改善医疗服务能力与质量安全指标56个。“我们每年遴选院级优先质量改善项目10多项,同时注重用数据说话,多部门、多学科协同改善医疗服务,保障患者安全。近3年来,‘院内一体化急救体系’‘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策略’等20多个质量改进项目在全国擂台赛及省市级质量改进项目比赛中获奖。”该院党委书记陈波介绍说,医院成立DRG管理专班,将基于DRG的临床路径管理体系纳入年度医院质量管理重点计划,运用信息化助力病案首页质控及DRG分组,将医生收入与时间/费用消耗指数、CMI等DRG核心指标挂钩,加强合理用药监管。运行2年来,医院DRG组数以及 CMI值、医疗服务收入占比逐年提高,平均住院日逐步下降,以DRG改革为契机的医院精细化管理取得明显成效。
在多部门、多学科协同改善医疗质量方面,陈波以VTE防治为例进行了具体介绍。“我们构建了医院VTE防治三级管理体系,制定了全院VTE防治方案与流程,编制VTE防治手册,成立VTE防治多学科团队和VTE救治快速反应团队。同时,医院引入VTE智能决策系统,从术前评估、预防教育到紧急救治、出院随访,实现了医疗服务全流程闭环管理。医院VTE发生率从2020年的0.51%下降至现在的0.21%,无致死性肺动脉栓塞发生,有效降低了医疗风险。”陈波说。
2021年,医院被评为国家级VTE防治中心优秀单位。作为常熟市VTE防治联盟主席单位,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滨江院区)引领常熟市VTE防治规范化体系建设不断提升。
2021年10月15日,在中国VTE防治大会上,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滨江院区)被评为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血栓防治中心优秀单位”。
引领区域医疗协同发展
作为全国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县,2018年11月,在常熟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常熟市成立医共体。目前医共体由1家县级医院、2家乡镇中心卫生院、8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成。
作为牵头单位,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滨江院区)充分发挥核心医院龙头作用,派驻25个专家团队下沉基层,开设18个名医工作室,在重症监护、儿科、呼吸科、心内科、神经内科等8个临床专科进行全面对接共建,开设联合病床38张,开展基层适宜新技术20多项,帮助基层培育特色专业、错位发展。同时,医院探索构建了医共体架构下县—乡—村三级联动共管的慢病管理路径,建立了急慢联动机制,将基层医院纳入五大中心联盟,构建医共体一体化急救新模式,搭建生命绿色通道,提高抢救成功率。
“以帮扶辛庄中心卫生院为例,2021年,医院成立等级医院创建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组,以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为抓手,选派28名临床医护人员和管理骨干,在医疗技术、服务质量、医院管理等方面开展全面帮扶,对照等级医院标准找问题、抓落实,帮助辛庄中心卫生院成功创建二级综合医院、江苏省社区医院和江苏省农村区域医疗中心。”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叶宏伟说。
2022年7月20日,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滨江院区)医共体工作会议在辛庄中心卫生院召开。
提升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能力
医院实施“科教兴院、人才强院、文化立院”战略,依托“千县工程”二十大中心建设,加强学科建设顶层设计,优化学科建设生态,提升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能力。
医院成立重点专科建设领导小组,制定重点专科建设扶持政策,设立专项基金,实行“四优先原则”:即资金优先投入、科研优先立项、人才优先培养、设备优先采购,对省级及以上重点专科、省级重点培育专科每年投入35万元以上的专科建设经费,对成功创建省级及以上重点专科或重点学科,一次性奖励科室100万元。
同时,医院鼓励开展省内外、院际合作与交流。“医院引进江苏省人民医院张劲松教授急重症团队、安徽省立医院翁建平教授内分泌团队、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郭宏骞教授泌尿外科团队、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秦磊教授普外科团队和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普外科唐健雄教授团队,推动科临床技术、科研能力和人才培养全方位发展。”该院副院长顾剑峰介绍说,医院启动重点专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按照“重点培养、加大引进,强化考核”的指导思想,坚持立足自身培养和引进并重的原则,有重点、分层次地建设学术梯队,特别是培养和造就一批领军学术带头人。
2022年7月1日,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滨江院区)普通外科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秦磊教授团队举行合作揭牌仪式。
下一步,医院将重点建设智慧急救单元,通过信息化建设建立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络,整合利用全区域急诊资源、与“120”急救中心共同建立畅通医疗救治绿色通道,构建同质化、规范化、信息化急救体系,实现院前院内信息化、预检分诊信息化、建立急诊数据库、质控数据能全程及时抓取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