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赏析】新泰市中医医院中医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
【医案赏析】新泰市中医医院中医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
外伤性鼓膜穿孔是一种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多由于用较尖锐工具掏耳耵时误伤鼓膜,或掌击耳部等机械性暴力冲击鼓膜所致。一般临床表现为鼓膜有不规则裂孔,耳内短时剧烈疼痛,耳鸣、耳聋,耳闭塞感,听力下降,或耳内有少量出血,眩晕,恶心等。若治疗不当致局部感染,可出现发烧,恶寒,局部化脓等。西医一般处理原则为局部处理,控制感染,择期手术修补鼓膜。中医病机为,在耳内肝胆湿热的基础上,外邪毒火经穿孔处伤口入侵耳内经络,湿热火毒蕴结,侵扰清阳,损伤耳窍,化肉成腐,从而导致前述症状。治疗原则为清泻湿热火毒,改善局部内环境,促进鼓膜自我愈合。
病例介绍
患者,女,28岁。2021年8月6日因右耳鼓膜外伤性穿孔5天就诊。5天前患者让其女儿(4岁)帮自己掏耳朵时,误伤右耳鼓膜。当时即觉耳内疼痛难忍,耳鸣、听力明显下降,伴头晕,恶心。于当天就诊当地医院耳鼻喉科,诊断为“右耳鼓膜外伤性穿孔”。经治疗处理(具体不详)后回家服用“消炎药”。4天后仍疼痛、耳鸣,再次就诊耳鼻喉科,经耳镜查看,穿孔部位已化脓,耳鼻喉科建议手术治疗。
患者拒怕手术,回家后继续服用“消炎药”保守治疗。因症状仍无明显好转,于外伤后第5天来新泰市中医医院国医堂张保全诊室寻求中医治疗。
患者仍诉右耳疼痛,耳鸣、听力下降,头晕,恶心,右耳道内有少量黄白色液体,无恶寒发热,体温不高。平时性格急躁,喜食辛辣、油炸食物。痛苦貌,舌尖边色深红、舌边齿痕较明显、舌苔黄腻,脉弦滑略数。
辨证为肝胆湿热,毒火内侵,以自拟方给与治疗。
服中药7天后复诊,患者诉疼痛、耳鸣明显减轻,听力明显恢复,头晕、恶心基本消失,右耳内黄色液体量已很少。据四诊辨证加减处方,患者又取中药14付回家服用。14天后未遵嘱复诊。又过6天电话随访,患者称6天前服完中药后,耳内疼痛、耳鸣、头晕、恶心等均消失,听力亦恢复,耳道内已无黄白色液体。服完中药第2天再次到耳鼻喉科复诊,经检查,右耳鼓膜已自我修复,穿孔已完整愈合,鼓膜及周围组织形态正常。经听力检测,右耳听力正常。
讨论分析
患者平素性格急躁,喜食辛辣、油炸食物,据四诊辨证,患者当属心肝火旺,脾虚湿热体质。脾虚运化水湿无力,湿阻肝胆经络,与肝胆之火相结而成肝胆湿热。足少阳胆经循行耳周,肝胆湿热循经熏蒸耳窍,就易出现耳内化火之症。患者鼓膜损伤,外邪毒火经伤口入侵耳窍经络,遇耳内湿热,湿热火毒蕴结,侵扰清阳,严重损伤耳窍,化肉成腐,即出现前述症状。处方中诸药味力挫入侵之毒火,清肝胆,利湿热。配伍意在里应外合,祛邪、清里并重,恢复耳内正常内环境,促进、提高鼓膜自我修复能力,以达鼓膜自我愈合之目的。
副主任医师,新泰市中医医院国医堂坐诊专家,健康管理师,山东中医药大学毕业,中医专业学位(学历)。资深家传中医,行医30余年。新泰名老中医宿干卿(原新泰县卫生局长)亲传弟子,卫生系统先进个人。
擅长专业:
擅长治疗不孕,不育;胃肠疾病;顽固失眠,多梦;妇科疾病;男科疾病;感冒,咳嗽;高血压,糖尿病;头痛,精力差,汗证,湿重,情绪不良,口干苦、异味;肝胆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儿科疾病;痹病。
特色治疗粉刺(痤疮),黄褐斑,荨麻疹,湿疹,毛囊炎,酒齄鼻;脱发,白发;耳鸣,耳聋;鼻炎;咽炎,扁桃体炎,扁桃体肿大;口齿类病,复发性口疮;舌炎,舌象异常(胖大舌、齿痕舌、舌苔厚腻、地图舌、裂纹舌、镜面舌等);便秘。
慢性病健康管理,健康危险因素识别、干预,体质分析,体质调理。健康风险评估,易患疾病预测。
针对顽固失眠及心烦、急躁、易怒、紧张、焦虑、精力不足、易疲劳乏力等心身症状,进行“心理-生理-社会”因素分析,量表测评,和康复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