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在身边,触电后如何急救?
“救”在身边,触电后如何急救?
日常生活中,我们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电。为应对触电的突发紧急情况大家需要掌握一些紧急救护知识。
一、什么是电击伤?
电击伤,俗称触电伤,是因电流通过人体引起的体内器官功能障碍或组织烧伤。
电击伤的危险性取决于电流类型、电压高低、电流通过人体的方式、人的整体健康状况以及对患者的救治速度。电击伤损伤的严重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不一,局部皮肤可被电火花烧灼至焦黄色或灰褐色,甚至局部炭化,电流通过人体可引起肌肉强烈收缩,伤后出现头晕、心悸、面色苍白等,部分人会昏迷,心跳、呼吸骤停甚至死亡。人体通电时间越长,伤害越大;电流从左手流经至前胸,伤害最严重;健康状况不良者,危害更重;及时有效的救治,可以减轻损伤。
二、触电的原因有哪些?
触电可由多种电源引起:工作现场、家庭内电源、高压电(高压电线坠落,钓鱼线或风筝线碰到高压电线)或雷击等,均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三、触电的症状有哪些?
轻者可出现短暂的面色苍白、呆滞、对周围失去反应。发麻、心悸、头晕、乏力,自觉精神紧张,四肢软弱,全身无力。
重者可出现强直性肌肉收缩,休克昏迷、心室纤颤、瞳孔扩大、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另:电击可能会导致灼伤,或者可能在皮肤上没有留下明显的痕迹。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通过身体的电流都可能导致体内损伤、心脏骤停或其他伤害。在某些情况下,即使是少量的电力也可能是致命的。
四、触电的急救措施?
发生触电后,应立即让触电者脱离电源,最妥善的方法是将电源电闸拉开,切断电源。若找不到电源开关,则应用不导电物品(比如纸板、书、塑料、橡胶门垫或木头制成的干燥、不导电的物体)将伤者与电线或电器分开。救助者切勿以手直接推拉、接触或以金属器具接触伤者,以保自身安全。
若伤者清醒,呼吸、心跳自主,应让病人就地平卧,严密观察。若触电者脱离电源后若意识丧失,救助者应立即进行下一步的抢救:让伤者仰卧在平地,头向后仰,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直至伤员清醒为止。同时设法与医院取得联系,等待救护人员的到来。请注意:先将触电者转运至安全的地方再进行施救。
如果皮肤有电烧伤,应及时处理烧伤的区域,注意保温,用干燥、无菌的纱布覆盖烧伤部位。对于严重烧伤,不要试图脱掉粘在皮肤上的衣服。可以在烧伤区域附近剪掉松散的衣服。
五、触电急救原则
1、救人前请先确认自己懂得触电急救知识。如果盲目救人,不仅无法挽救他人生命,反而会加重伤者的伤势,甚至有可能危害到自己的生命安全。
2、救人时首先要确保自身的安全。不可直接触摸触电者,否则会让自己陷入触电危险,应立即用正确方法让导电体与触电者分开。
3、不要轻易放弃抢救。触电者呼吸心跳停止后恢复较慢,有的长达4小时以上,因此抢救时要有耐心。施行心肺复苏术不得中途停止,一直等到急救医务人员到达,由他们接替并采取进一步的急救措施。在紧急抢救的同时,尽快呼叫医务人员或向有关医疗单位求援。
4、急救时应注意。对坠落的高压电线,立即联系119/110,告知联系供电局切断电源。远离架空电力线至少6米距离,如果电线跳跃并产生火花,则需保持更远距离。远离高压线约15米距离,如需走近救人,要穿绝缘鞋,两脚并列靠近,小步幅跳跃进入,否则容易形成跨步电压导致救援人员触电。
六、触电的预防措施?
1、定期检查电气线路
定期对电气线路开展检查,重点检查线路的接头部位,发现线路老化,应及时更换。(小电器的线路也要常检查)电器插座应远离火源,电源线如有破损应及时加裹绝缘胶布,防止出现短路。
2、小心接触带电设备
高温季节出汗多,手经常是湿的,汗是导电的,高温天不要用手去移动台扇、洗衣机等正在运转的家用电器。如需搬动,应先关上开关,拔去电源。家中尽量使用安全插座,以免孩子不小心触电。如电饭煲之类的小电器一定先关电源再拔插座端(插座端一定要拔下来)
3、远离高压电
认识电的危险标志。不要在高压电或变电器周围玩耍,如捕捉蝴蝶、蜻蜓,放风筝、钓鱼等。不要爬电线杆,防止触电。
4、科学应对强对流天气
台风或雷雨天气来临前,应事先将室内电器关闭;雷雨过程中,不要接触电源开关和用电设备,不宜使用太阳能热水器,避免站在进户的金属水管以及与屋顶相连的下水管道旁等,以防雷电击伤;如身在室外千万不要靠近铁塔、变压器、配电箱等电力设施,远离高压电线。
科室简介
饶阳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是我县的“120”紧急医疗救援机构,科室现有医生6名,护士7名,24小时两班在岗,承担着全县人民的急危重症的院前急救、各种自然灾害、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以及医疗救援保障和专业培训及居民急救知识普及等工作。年出诊量约5000人次,救护车配备急救药品及抢救设备,全体工作人员以高度的责任心、爱心、坚守岗位,服务患者。我们争分夺秒,护佑生命,救死扶伤,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接到急救电话快速出诊,尽快赶到现场救治,突出一个“急”字,强调一个“快”字,落实一个“救”字,对危重病人开放绿色通道,竭力为我县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