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氟牙膏的功效
含氟牙膏的功效
1.1氟化物防龋功效的发现
氟化物是由氟离子和有机或无机阳离子组成的化合物。一般可以以微溶盐的形式存在,比如氟化钠或氟化钾;或者以不溶性矿物质的形式存在,比如氟石或氟磷灰石。作为一种天然元素,氟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的土壤、水及空气中。对人体而言,其主要来源为食物。摄入的氟近99% 存在于人体硬组织中。因为它对骨骼和牙齿的完整性有重要影响,所以认为氟是人类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氟化物不仅对骨骼的坚实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并能有效的帮助预防龋齿。
如果从水及食物中摄取适量的氟,并局部使用含氟牙膏、漱口液,或者利用含氟凝胶、涂漆实施专业治疗时,氟化物可以有效的预防龋齿。有关氟化物和龋齿之间的关系早在二十世纪初期就有记载。在那时,Frederick McKay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Colorado Springs开展了牙科医学实践。该实践中他发现一些居民的牙齿呈现黄褐色或者具有不规则的表面形状,而这些居民都居住在饮用水中含有较高浓度氟化物的地区。在 G.V. Black的帮助下,McKay医生继续研究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然而,当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时,他们意识到这些居民的龋齿发病率都较低3。1936年,H. Trendley Dean据其研究指出,当氟化物的水平达到1ppm时,不会引起任何着色牙,也就是氟牙症。随后,研究者们确定自来水中的最佳氟化物浓度为0.7至1.2 ppm,在这一范围内,氟化物既能有效的预防龋齿发生,又不会引起氟中毒6。至二十世纪后期,由于广泛使用的社区氟化水源及其他来源的氟化物,多数发达国家的龋齿流行率和严重性都呈现显著的降低7。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氟化物在牙齿的脱矿及再矿化平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局部使用的氟化物防龋效果将优于其全身应用的效果。因此,含氟牙膏、漱口液、含氟凝胶及涂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1955年,宝洁公司率先在全球范围内推出了含氟牙膏。它不仅是首支通过美国牙科协会(ADA)认证的牙膏,并且是首支获得授权在广告中使用美国牙科协会名称的牙膏。1976年,佳洁士含氟牙膏被美国化学会公认为近100年中的100项伟大发明之一。
1.2 氟化物的防龋机理
龋齿是一种广泛传播的、高发病率的多因素疾病,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病。龋齿对人一生的健康情况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可引起发育停滞、无力咀嚼以及由此导致的营养不良和自尊受损6。在现有的口腔公共卫生措施中,使用氟化物预防龋齿被公认为是最有效的措施。
目前有几种机理可以解释氟化物的防龋功效,每种机理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特定的环境及时间。因此,氟化物的防龋功效可以被认为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首先,存在于牙釉质和牙本质周围水溶液中的氟离子可以在牙齿的脱矿化/再矿化的平衡中游移,并倾向于再矿化。这样可以降低牙齿龋病发生部位的损害。按照化学的观点,牙齿可以被当作是暴露于水溶液(例如唾液)中的不溶性盐 (牙釉质和牙本质)。在理想状态下,牙齿本身的脱矿化和再矿化过程中存在极好的平衡。然而,当口腔中存在大量牙菌斑和糖分时,这种平衡就会失去。由于细菌的酸性代谢产物的存在,脱矿作用将占优势。这样将导致牙齿出现某些特征性外观损伤,这些损伤都是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随后,这些损伤将合并成为龋洞。脱矿作用从牙釉质和/或牙本质磷灰石的磷酸盐质子化作用开始(PO43- + H+ = HPO42-)。其结果将导致牙齿不能结合足量的钙,更会造成牙齿的钙质流失。而口腔中存在的氟化物能够促进相反的过程,即催化牙齿的再矿化作用。通过利用唾液中的钙,氟化物能够逆转牙齿的钙质流失。此外,即使牙齿表面的特征性外观损伤已经发展成为可见的白斑,或者已经扩展到牙本质,氟化物同样能够发挥再矿化作用并对其进行治疗。从分子角度来看,氟化物能够从脱矿的硬组织中除去质子(H+),从而允许钙的再结合。综上所述,出现在牙齿周围水溶液中的氟离子能够抑制牙齿的脱矿作用并增强再矿化作用。
其次,与牙齿结合的氟化物能够促进牙齿的抗酸作用,并增加其坚实性。组成牙釉质和牙本质的磷灰石不是化学意义上的纯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2)。一般说来当釉质中的氢氧根离子(OH-)缺失时就可能被晶体结构中的氟化物取代。尤其在牙齿的再矿化或者成熟过程中,其外表面将优先结合氟化物,使其转化为部分氟化的磷灰石(Ca10(PO4)6(OH)F) 或氟磷灰石(Ca10(PO4)6F2)。这两种形式的磷灰石更能耐受酸性物质的腐蚀。此外,在龋齿的形成过程,如果牙齿表面的一些矿物质被溶解,结合的氟化物能够被释放出来,帮助抑制牙齿的脱矿作用并增强其再矿化过程。
最后,在牙齿周围水溶液中存在的氟化物能够抑制产酸菌的代谢作用。产酸菌的代谢会导致龋齿。包括烯醇化酶在内的几种酶在中性环境时具有最佳的活性。然而,当氟化物与质子结合并形成氢氟酸(HF)时,由于其对糖酵解过程的非特异性抑制作用,可以阻止变形链球菌的糖类代谢作用。另外,细菌内的糖运输系统对细胞质的酸化状态十分敏感。这两种机制都可能抑制细菌细胞中能量的产生并减少乳酸的生成。
总而言之,氟化物能够通过上述机制有效的预防龋齿,因此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帮助提高公众口腔健康的措施。
1.3氟化物的全身和局部作用
很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氟化物必须在牙齿长出之前,经人体吸收后才能发挥防龋功效。然而,近来关于氟化物补充剂全身作用效果的研究证实氟化物防龋功效的发挥主要是在个体牙齿长出之后。这一结论得到一些体外及原位研究的支持,证实氟化物的作用模式归功于它对牙齿硬组织的脱矿和再矿化作用动力学平衡的影响。
自然界中的大多数水、土壤和动植物中都存在少量的氟化物。它是人体日常饮食的正常成份之一。一旦氟化物被吸收进入人体,它可以沉积到骨骼和发育中的牙齿上或者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科学家们都认为人体从出生后就开始饮用氟化水能使氟化物的防龋功效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当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氟化水源对成年人预防龋齿同样有利时,科学家们又得出结论,认为氟化物的防龋作用可延长至成人期。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氟化物的主要抗龋机制是由于它能够与牙釉质的羟基磷灰石结合形成氟磷灰石,进而增强牙齿对酸性物质的耐受。根据这一理解,氟化物的全身应用,例如摄入氟化水或者氟化药片,是值得推荐的,因为可以在牙齿暴露于口腔环境之前,就在牙齿内部形成氟磷灰石,从而更长期的抵御龋齿。
然而,最近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研究结果证实氟化物防龋功效的发挥主要是在机体牙齿长出之后,即氟化物的局部应用对预防龋齿的效果更加显著。早在1955年,Bibby等人就比较了5到14岁儿童组中氟化锭剂和氟化药丸预防龋齿的效果。与药丸直接吞咽的服用方式不同,氟化锭剂经儿童反复吮吸后咽下。结果显示,与使用药丸组相比较,使用锭剂组出现较少的龋齿损伤。随后,Bibby等人得出结论由于服用锭剂所引起的龋齿降低是氟化物与牙齿外表面直接作用的结果。1988年,Ogaard等人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观点。根据他们的研究结果,他们认为氟化物的防龋功效更多的取决于其对牙齿再矿化过程的促进作用,而不仅仅是在牙齿长出之前与羟基磷灰石结合形成稳定的氟磷灰石以抵抗酸性物质的腐蚀。1992年,Reich等人通过实验证明在牙齿长出之前摄入氟化物缺少实际的防龋效果。他在新生儿中进行了一项研究,以考察那些自出生后就接受氟化药片的儿童与那些在第7个月(也就是第一颗乳牙萌发时)接受氟化药片的儿童在5岁时龋齿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显示,两组之间没有任何差异。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氟化物在牙齿脱矿和再矿化平衡中的重要性,现在多数欧洲科学牙齿协会不再推荐使用氟化物补充剂(例如氟化药片或者滴剂)作为预防龋齿的标准程序。与氟化物的全身应用相比较,局部应用氟化物的方式,例如含氟牙膏、漱口液、凝胶及涂漆等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现在科学家们也开始考虑到如果个体牙齿已经发育完全,那么随着每次氟化物的摄入都会带来一定的局部作用。首先,在通过口腔的过程中,氟化物会与牙齿有局部的接触;其次,氟化物经吸收后,将进入血液循环,并进一步达到唾液。通过上述方式,氟化物能以较低的浓度,但相对长期的存在于口腔局部,这也有助于龋齿的预防。
氟化物的防龋功效主要取决于其在牙齿表面的局部作用。因此,为了更好的实现其预防龋齿的功效,应该提倡氟化物的局部应用,比如使用含氟牙膏。
1.4 氟化物防龋功效的量效关系
临床上已经证实良好配方的含氟牙膏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龋齿。其防龋效果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氟化物的浓度、刷牙的频率和刷牙后的漱口习惯。
从大量临床实验的结果看来,氟化物的浓度是影响其功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31。早期的临床实验证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含有1000 ppm 氟化物的牙膏具有显著的防龋效果32。从1955年到1985年间,含氟牙膏中的标准氟化物浓度为1000 ppm,并且不同的临床试验证实无论使用哪一类型的氟化物,均能使平均龋均(DMFS)下降25-30%。业已证实,含氟牙膏的防龋功效是与剂量相关的,尤其当氟化物浓度达到1000 ppm以上时。当氟化物含量介于1000到2500 ppm之间时,每增加约500 ppm的氟化物可使龋齿发病率降低6%左右。随着牙膏中氟化物浓度的增加,口腔牙菌斑内的氟水平也随之增加,进而更好的发挥其防龋功效。一些临床研究显示含有1100ppm至1500ppm氟化物的氟化牙膏能将儿童及成人的龋洞发生率显著降低40%。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对北京1300名 3到5岁儿童进行了一项临床试验,在使用1100ppm的含氟牙膏两年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龋病发生率降低了21%。氟化物浓度高于1500 ppm 的牙膏已被证实能够显著的逆转根龋损伤,因此,对持续增加的老年人群而言,含氟牙膏对其龋病的预防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高浓度的氟化物也可能成为导致氟牙症的潜在风险,尤其对幼儿而言。所以恰当的使用氟化物牙膏,最大程度地利用它的益处并尽量降低它的风险是十分必要的。
综上所述,含氟牙膏的防龋功效已被证实是与剂量相关的。目前,含氟牙膏中氟化物的浓度范围为1100 ppm 至1500 ppm,以保证其防龋功效。
1.5 含氟牙膏的功效在世界范围内的认可
不管是对大范围的人群、社区还是个人,含氟牙膏在所有预防龋齿的计划中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全球来看,含氟牙膏被认为是在预防龋齿过程中最有影响力的因素41。牙膏中氟化物的功效与安全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许多法规及牙科专业机构的认可,如英国、美国、芬兰、瑞典及比利时口腔协会,世界卫生组织,以及牙医组织。相关的政府法规(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非处方药防龋专论,欧洲化妆品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牙膏国家标准)已得以建立,以保证消费者在最大获益的同时确保其安全。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根据大量研究数据以及广泛的公众意见,于1996年通过了《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非处方药防龋专论》。其中,含有1100ppm 氟化钠及1500ppm 单氟磷酸钠的牙膏被划分为第一类非处方药,这意味着含氟牙膏的防龋功效以及在人体上使用的安全性均已得到确认。
在欧洲,含氟牙膏已经获得化妆品认证。目前,总共有二十种不同的氟化物得到批准,可以应用于口腔护理产品;不管使用哪种氟化物,终产品中的氟浓度不能超过1500ppm。作为欧洲化妆品委员会的一个分支,消费者产品科学委员会(SCCP)主要负责产品的安全问题。他们于2006年收集分析了大量数据,如氟化物的防龋功效、量-效关系、过量氟对人体的危害等,确认氟含量为1500ppm的牙膏对于6岁以下儿童的是安全有效的。
在中国,中国人民共和国牙膏国家标准中对含氟牙膏中氟含量的上下限有着明确规定,牙膏中的总氟含量应该在400至1500ppm之间,并且游离氟含量应该不低于400ppm,从而保证含氟牙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牙科联盟、国际牙科研究学会于2006年11月17-19日召开的“使用氟化物促进口腔健康全球专家大会”上,进一步强调使用氟来预防龋齿是降低人群患龋率目前最切实可行的方法。与会专家再次肯定每日使用适宜浓度的含氟产品是有效的、安全的、经济的预防龋齿的方法。他们强调不论贫富贵贱,所有人都应享有使用含氟产品促进口腔健康的权利,这种权利应被视为保障人类健康的基本人权之一。
上述事实均表明含氟牙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被广泛接受,并得到政府认可。
1.6 龋齿仍然是中国流行率很高的口腔疾病
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乳牙患龋率为76.55% ;而恒牙患龋率为45%至65%不等,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群的患龋率也随之增加。更加需要指出的是,随着人群年龄的增加,根面龋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并且由于根龋往往影响牙本质,其发展速度很快,给预防和治疗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上述事实说明龋齿仍然是中国流行率最高的口腔疾病之一,从公众健康的角度,需要加以重视,积极预防和治疗。
2. 含氟牙膏的安全性
2.1. 含氟牙膏在过去50年中的安全使用
在过去的50多年中,世界范围内数十亿人的口腔护理实践已经证实了日常使用含氟牙膏能够安全有效的帮助人们预防龋病的发生。不仅如此,含氟牙膏的安全性更是得到了全球法规机构的证实。
1995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专门就预防龋齿类的药品制定了一项专著,其中含有1100 ppm氟化钠或者1500 ppm单氟磷酸钠的牙膏被划分为第一类非处方药。在这项防龋药品专著的制定过程中,FDA全面考虑了公众提出的各种意见。其中与含氟牙膏安全性相关的一项建议是由美国环境健康协调及相关项目委员会属下的公众健康服务-氟化物小组委员会所提出的。该小组委员会认为,氟牙症仅仅是机体在牙齿的发育阶段摄入过量氟化物的情况下发生,并且会在发育完全的恒齿表面表现出来。为了尽可能的保护正处于牙齿发育阶段的儿童,他们建议牙膏生产厂商开展进一步临床实验,研究低氟牙膏的防龋功效,以发展专门为儿童使用的低氟牙膏。对此,FDA进行了细致全面的分析,以评估含氟牙膏的使用是否会造成2-6岁正处于牙齿发育阶段儿童的氟牙症问题。他们就这一问题分别询问了一家专业的牙医协会和两家牙膏生产厂商。牙膏生产厂商指出,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数据能够证实从含氟的口腔护理产品中摄入的氟化物会导致并且影响氟牙症的发生发展。在参阅了所有相关研究数据后,FDA得出结论:含有1100 ppm氟化物的含氟牙膏是安全有效的,即使是2-6岁的儿童,只要按照指导正确刷牙就都能保证其安全性。
无独有偶,作为欧洲化妆品委员会的一个分支,消费者产品科学委员会(SCCP)于2003年针对含氟牙膏的安全性进行了一项综述,重点考察了1500 ppm的含氟牙膏对6岁以下儿童的安全问题。参考大量研究数据之后,他们认为,即使是6岁以下的儿童使用,氟化物含量为0.15% (即1500 ppm)的牙膏也不会导致任何安全问题。
基于上述事实,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对于包括6岁以下儿童在内的所有人而言,含氟牙膏都是安全有效的。
2.2 氟化物的人体安全性
1. 2.2.1 急性毒性
人体在发生氟化物的急性中毒反应时首先受到影响的是胃肠系统,其典型症状为恶心、腹痛、呕吐和腹泻。据文献报道,对6岁以下的儿童而言,氟化物的可能致死量为15 mg/kg。而氟化物的可能中毒剂量(PTD) 被确定为5 mg/kg体重,即人体摄入量超过该数值可能导致严重的或者危及生命的全身体征和症状,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应该马上送往医院并接受治疗。
2. 2.2.2 慢性毒性
如果长时间的摄入高剂量的氟化物,人体将出现牙齿和骨骼结构上的改变,即所谓的氟牙症和氟骨症。
氟牙症
在2-6岁牙釉质发育期间,氟化物的过度摄入可能引起氟牙症,具体表现为牙齿表面釉质覆盖的硬组织不能很好的结晶成形,从而导致牙齿的外观缺陷。在比较轻微的情况下,只是牙齿表面出现狭窄的白色条纹或白色斑点。这种改变只会对牙齿的美观有所影响,其外表面的牙釉质仍然矿化良好。在那些饮水中氟化物含量为1 ppm的地区,氟牙症的发病率为8%至50%不等。按照氟牙症严重程度的分类来看,其中约90%分类为非常轻微或者轻微的。
随着氟化物摄入量的增加,牙齿表面可能出现黄色或者褐色的斑点。在非常严重的氟中毒情况下,牙釉质表面可能受到侵蚀。氟牙症的发病率及严重程度取决于氟化物的总摄入量。许多因素可能影响氟牙症的发生,包括个体对氟化物的摄入量、持续时间以及暴露在高氟环境中的具体时机。
氟牙症仅在牙齿形成过程中出现,一旦恒齿长出以后,牙齿就不再有很大变化。门牙出现氟斑牙的危险在个体6岁左右结束,因为在这一年龄,仅有后牙,第二前臼齿以及第二磨牙尚未完全矿化。
日本的一项研究证实机体在高氟环境中的暴露时机对于氟牙症的发生是十分重要的。日本Ikeno地区的饮用水曾持续12年含有7.8ppm的氟化物。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这一时期内居住在该地区的那些0-7岁期间没有接触到高氟饮用水的儿童都不会发生氟牙症。
对6岁以下的儿童而言,由于他们的吞咽反射尚未发育完全(尤其是3岁以下的幼儿),含氟牙膏的使用可能存在潜在的风险导致他们出现非常轻微的氟牙症。为此,美国药品与食品管理局要求所有含氟牙膏的标签上注明如下使用说明:
说明:成人及2岁以上的儿童:餐后刷牙或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或按牙医指导刷牙。不得吞咽。为减少吞咽,6岁以下儿童每次用量应为豌豆大小。指导儿童正确刷牙直到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2岁以下的儿童,请咨询牙医。
美国药品与食品管理局同时也指出,与龋病相比,轻微或者中度的氟牙症并不会危及口腔健康或者损害牙齿功能。因此,从健康的角度而言,与轻微氟牙症带来的美观上的影响相比,避免使用氟化物以至缺乏防龋保护,并由此导致的龋病显然是一个更加严重的危害。
欧洲消费者产品科学委员会也指出,“如果1000-1500 ppm的含氟牙膏是环境中的唯一氟源,那么按照推荐方法,6岁以下的儿童每次用量为豌豆大小,使用含氟牙膏导致发生氟牙症的风险是非常低的。”43
氟骨症
氟化物慢性中毒的另一项更加严重的表征为氟骨症。各个年龄阶段的个体都有可能受到氟骨症的影响。由于哺乳动物体内99%以上的氟化物都存在于骨骼,因此将对骨的形成和再吸收过程产生影响。长期过量摄入氟会影响成骨及破骨细胞,使骨形成增多,但所形成的骨排列不规则,导致骨的质、量分离现象。氟骨症对骨组织的损害主要表现为慢性的关节疼痛、关节炎及腰腿痛,在某些严重的情况下会发生骨骼变形以及脊神经根受压迫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当机体每天摄入10 mg以上的氟化物并且持续时间超过10年就可能观察到氟骨症的症状。
幼儿的吞咽反射尚未发育完全,如果刷牙时他们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导,就有可能因为吞咽牙膏而发生非常轻微或者轻微的氟牙症。如果机体长期暴露在高氟条件下,典型情况为环境中的高氟饮水及燃煤,会发生氟牙症以及氟骨症。
2.2.3 从牙膏中的氟化物摄入
欧洲消费者产品科学委员会就牙膏中的氟化物摄入专门进行了评估。目前在这一方面有大量的研究显示,越是年幼的儿童,他们在刷牙时从牙膏中摄入的氟化物越多。而20-35岁的成人每次刷牙时会吐出牙膏中97%左右的氟化物,因此成人使用含氟牙膏并不存在任何安全问题。基于以下消费者产品科学委员会的假设,即牙膏中的氟化物含量为0.15%;儿童每次刷牙时使用0.10至0.25 g的牙膏;儿童每次刷牙对牙膏的吞咽量为20%至40%;以及氟化物的生物相容性为80%至100%,可以计算出每次刷牙时氟化物的摄入量为0.02至0.15 mg不等。如果一天刷牙两次,那些在正确指导下刷牙的幼儿每天牙膏中摄入的氟化物为0.04 mg;而那些没有得到正确刷牙指导的幼儿每天从牙膏中摄入的氟化物为0.30 mg。
在中国的低氟地区,饮水中氟含量为0.143 ppm时,人体每日的总氟摄入量为0.618 mg;而当饮水中氟含量为0.381 ppm 时,人体的总氟摄入量为1.106 mg。同样,根据台湾的流行病学调查,在饮水中氟含量为0.2-0.44 ppm时,人体每日的氟化物摄入量为0.97至1.43 mg 不等60。研究发现,可能由于蛋白质及钙质的摄入不足,中国低氟地区氟牙症的发生率比预料中的要高。对于饮水中氟含量为0.381 ppm的地区,氟牙症的发生率为6.16% ,其中约93%患者的分类为可疑、可忽略或者轻微的。而对于饮水中氟含量为0.143 ppm的地区而言,氟牙症的发生率为1.6%,同样都是非常轻微的类型。按照上述消费者产品科学委员会的计算,在饮水中含氟0.143 ppm的地区,幼儿在刷牙时摄入的氟化物会使其日常的总氟摄入量增加6% (正确的刷牙指导下) 或者 33% (没有得到正确的刷牙指导);而在饮水含氟0.381 ppm 的地区,幼儿从牙膏中摄入的氟会使其日常总氟摄入量增加3.5% (正确的刷牙指导下)或者22% (没有得到正确的刷牙指导) 。在这种情况下,含氟牙膏的使用会增加幼儿发生轻微氟牙症的风险。
在饮水中氟含量为2.41 ppm 的高氟地区,机体的日常总氟摄入量为5.15-6.35 mg。此时,氟牙症的发生率为100%。幼儿一天使用两次含氟牙膏所带来的额外氟化物摄入不足其日常总氟摄入量的4.5%,这一数量并不会导致其原有氟牙症的加重或者恶化。
在四川使用高氟燃煤的地区,机体日常由食物、空气及饮水中摄入的氟化物总量为9.63 mg。按照计算,在这种情况下幼儿一天使用两次含氟牙膏带来的额外氟化物摄入不足其日常总氟摄入量的3%,同样也不会导致其原有氟牙症的加重或者恶化。
总而言之,在氟化物含量小于1.0 ppm的低氟地区,幼儿在没有得到正确刷牙指导的情况下使用含氟牙膏会因为其对牙膏的吞咽而可能导致其发生轻微的氟牙症。然而,对于那些本来就身处高氟地区(饮水型或者燃煤型)的儿童,他们的日常总氟摄入量已经大于5mg,与这一数值相比,含氟牙膏的使用而导致的额外氟化物摄入并不会导致其原有氟牙症的加重或者恶化。
2.3 氟化物的环境安全性
环境废水中的氟化物有许多来源。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来自于工业废水,比如半导体制造厂所排放的废水中氟化物的浓度就超过10 ppm。在中国和印度,绝大多数水质问题都是由于地质因素造成的水源污染所引起的。例如,新疆地区由于地质表面含氟岩石的侵蚀作用以及土壤矿物质中氟化物的缓慢释放,其地下水源中的氟化物含量从0(即几乎无法检测)至13 ppm不等。目前,中国已有不少研究就改善环境中的高氟水提出了建议。政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建立对半导体工业的废水以及地下水的治理系统,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废水处理系统。
家庭用含氟产品对环境中的氟化物增加相比于工业用氟及自然环境中存在的氟化物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例如,假设中国市场上所有的牙膏产品均为含氟牙膏,根据市场上每年的牙膏销售量(支)可以计算出国民的牙膏消耗量(g);按照含氟牙膏的国家标准,氟化钠的含量为0.321%,可以计算出国民每年经牙膏产品所消耗的氟化物质量(g),除以全国人口每年的生活用水消耗量(L)即可得到来源于牙膏中的氟化物在生活废水中的含量。据文献报道中国的市政污水处理体系普及率只有20%-40%,按照保守的估计,此生活用水没有进行任何处理,即使如此,该浓度也仅为0.00016 ppm。正如之前所提到的,这一浓度对环境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