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口腔诊所负责人不是那么好当的
民营口腔诊所负责人不是那么好当的
说实在的,我并不喜欢“老板”这个称呼,总觉得它的商业气息过分浓了。用它来称呼诊所负责人,心理上的抗拒更加强烈。但大家都这样叫,有些人听着还挺舒服,我也就在这里“随大流”了吧。
这几年,开设口腔诊所已经蔚然成风:个体的、民营的、外资的、全科的、专科的,单个的、连锁的。不少有钱人看好这块“蛋糕”也有积极寻找投资的机会。在我印象中似乎还没有听到因为开设诊所而破产倒闭的案例,只是挣到的钱有多少不同而已。
但是,这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掩盖着与之伴随的问题。有那么一些诊所虽然病人盈门,但口碑不好;有的诊所声势造得挺大,效益却并不理想;还有一些诊所开始的时候相当辉煌,但过不了几年就逐渐下滑。这些问题有外部的、客观的,也有内部的、主观。后者主要是诊所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都还处于非常不成熟的阶段:先天不足(没有思想意识方面的准备),后天又缺乏修炼(没有足够的学习机会和条件)。西方国家的牙科诊所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牙科医生从进入牙科学院开始就接受着系统的人文教育和经营管理教育,毕业工作后有比较严格的行业管理,还有大量的继续教育机会,但他们还在“与时俱进”,我们要走的路还长着呢!在这样的情况下,看看我国私营企业的生存现状,会对我们思考口腔诊所的发展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私营企业的生存现状
据说,我国私营企业正以平均每天成立809家的速度成长。然而,它们消失的速度并不亚于它们的诞生。国家工商总局的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到2001年底,全国私营企业为202.85万户,截至2002年上半年,该数字已升为221万多家,半年时间增加了10%。另一项调查说:中国的中小企业,7-8成活不过3-5年,1-2成在5-10年关门,能坚持15年以上的仅占5%。
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做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后发现:真正具有高成长性和渐进性成长能力的中小企业还不足3.32%。
1998年到2000年,深圳采购营销顾问公司对全国范围内的1000家民营企业进行了调查,一年后试图跟踪调查时惊讶地发现,60-70%的企业消失不见了。真可谓是“头年是成长期,进入第三个年头不是倒闭就是开始走下坡路,没有青春期,更没有盛年期”。
据专家分析,目前私营企业内部存在着三大危机:信任危机、信仰危机、信誉危机。信任危机是指老板与员工彼此不信任,老板无端怀疑员工做事情的目的,不敢放权,而员工的不信任则源自老板不兑现承诺。企业因为缺乏理念,没有战略目标,老板只顾眼前的利润,因而产生信仰危机。老板行为不良,偷税漏税、违法乱纪、声色犬马,导致企业出现信誉危机。
上述三大危机都与老板的素质、水平和能力有关。许多中小企业存在着决策质量太差,制度建设失败,人性管理欠缺的问题;“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表态,拍桌子骂娘,拍屁股走人”的现象并非鲜见。综观全局,私营中小企业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有这样的规律:开业后头3年面临的是开业风险和现金风险;第3至7年可能出现授权风险和领导风险;第7至10年可能出现财务风险和兴旺风险;开业10年后可能出现管理上接班风险。
这样一种现状不能不在引起我们不安的同时,产生了一个疑问: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二、老板的不足
许多经济学家和管理专家指出,当了老板并不等于能当好老板,因为很多人在品德、修养、胸襟等方面都没有足够的条件。除了这些个人素质因素,要全面分析老板们的“通病”,可以比较简单地说:经营理念不足、领导力不足、管理力不足、文化力不足、竞争力不足、组织力不足等等。但比较普遍和突出的问题有如下几个:
首先是做事没有明晰的战略目标,缺乏计划。我们的传统中有“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思想。看到别人当了老板,发了财,觉得自己不比他们差,也就很自然地想当老板。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被这样一种情绪推动着:不能受老板的剥削和我得自己当老板。在我国市场机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良好的自我约束,而又将挣钱作为办企业的唯一和终极目标是必然会走上斜路的。我国的公众舆论和社会意识中有“成者为王,财者为寇”的考量标准,往往无意于追究老板的发财过程的道德性,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老板们的功利意识。没有明确的目标,老板个人的随意性就很大,哪样东西挣钱多挣钱快就做哪样东西,“一眨眼睛一个主意”,缺乏对规律和秩序的尊重,落实到行动上就总是变来变去在这种企业工作的员工疲于应付,被动适应,不可能有成就感。
其次是只注重表面和过程,工作虎头蛇尾。这些老板一方面指责市场的无序和不公,在营销和推广上习惯于夸大其词,随心所欲;另一方面却又有意或无意地搞“一锤子买卖”破坏法律和道义传统以及社会行为规范的整体调谐。他们缺乏系统的职业精神,只看重轰轰烈烈的舆论做秀,不注意扎扎实实的实施推进。很多事情开始时还立项、开会、计划,推进之中却不理不睬,不监督或帮助员工完成,事情不了了之,对员工情绪打击很大。
第三是不注意和不善于沟通。建立一种良好机制与客户、竞争对手和员工的沟通,关键在老板。我们的传统中缺乏在竞争中相互协作达到“双赢”的观念,却多了“不是朋友就是敌人”和“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拥护”的影响。所以,这些老板对市场游戏规则十分漠然,对待竞争对手冷酷无情,兵行诡异。这些老板不懂得尊重和信任员工,不愿意赋予员工适当和足够的权力,不注意通过“磨合”培育团队的意识,缺乏人文关怀意识。当员工做对了的时候老板没有采用公开的方式当众鼓励,做错了的时候又不是采用含蓄的方式个别交换意见。如果员工没有当家作主的感觉,做了有创造性的工作得不到老板的任何反馈,员工就会有强烈的被忽视的感觉。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市场经济已逐渐进入了一个相对理性的阶段,但能够真正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主动而努力提升自我的老板实在是风毛麟角。
三、口腔诊所与企业的异同
口腔诊所有国营的、集体的、也有民营的、私立的。属于公有制的口腔医疗机构与非公有制口腔诊所在机制上有着本质上的差别,不在本文讨论范畴。
非公有制的口腔诊所与中小民营企业在某些方面很相似。在市场还处于初期阶段的时候,卖方占主导地位,供满足不了需,企业的盈利空间很大,掩盖了卖方的种种不足。同时,也会给卖方一种错觉,使卖方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忽略了产品的升级和延伸,轻视了经营管理的学习和提升。当买方在市场上的主导作用逐渐增强时,卖方之间的竞争就会越来越激烈。这个时候,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成本就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了。市场的规律就是如此,口腔诊所既然是一种生意,也必然受这种规律的支配,与企业的自下而上发展是一样的。对此,诊所老板应该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不要陶醉于当前的业绩。
但是,口腔诊所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生意。口腔医疗服务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比较高,审批条件比较严格;从事口腔医疗服务工作的人员普遍有比较高的教育水平,有比较良好的个人素质,自律要求比较强。所以,即使口腔诊所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热点,也不可能出现一窜蜂追捧和涉足的领域;从业人员严惩违法乱纪的现象相对比较少,因此而发生倒闭关门的情况比较罕见。
口腔医疗服务行业还具有规模相对比较小,运行相对比较独立和封闭的特点。其整个治疗服务过程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