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看你的孩子有没有“蛀”牙
一口洁白的牙齿不但是健康的基石,而且能让你的笑容更灿烂。暑期即将来临,为了宣传口腔保健常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保健习惯,宁波现代口腔推出“中小学生口腔健康调查”。我们将特邀权威专家为口腔健康“解密”,告诉市民如何注意口腔健康,怎样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并将于暑期推出青少年“零龋齿计划”系列公益活动,敬请关注。
专家表示,此次中小学生口腔龋齿流行病学调查共对80293名年龄在7—18岁的中小学生进行口腔龋齿检查,并按性别及年龄分组后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男生43717例,女生36576例。“我们是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龋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调查的,结果数据科学且有依据。”下面是此次调查结果的部分数据,专家对此点评,提醒大家如何正确保护牙齿。
孩子龋齿发病率居高不下
中小学生龋齿患病率:74.30%人均龋齿:2.68颗
典型病例5岁孩子满口“老人牙”
“爸爸,我牙痛!”日前,一位李姓父亲带着孩子到医院就诊。李先生说,他的孩子今年5岁,乳牙已经蛀了4颗,大人牙疼都很难过,更何况孩子。医生了解到,孩子之所以有这么多虫牙,和日常生活习惯有关。王先生的孩子平时不注意刷牙,又喜欢吃甜食、零食,因此牙齿容易发生龋坏。
专家点评尽量让孩子少吃糖
专家表示,人们俗称的儿童“烂牙、蛀牙”,其实就是龋病,它是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何院长说,龋齿发作时不仅疼痛难忍,还可引起偏食和消化不良,并能引发炎症,导致牙髓病、牙槽脓肿和面部感染等疾病。
预防龋齿必须从去除牙菌斑、减少糖类摄入和提高牙齿的抗酸能力等方面入手。正确刷牙、合理饮食、定期检查、积极防治是预防龋齿的有效方法。应尽量让孩子少吃糖,可采用一些没有致龋性的糖类代用品,如木糖醇。让孩子改掉含奶瓶睡觉的习惯,每次喂奶后,要用清水给孩子漱口。
有了龋齿怎么办?专家说,龋病如不治疗是不会自愈的,龋病开始时牙齿质地变得松软,症状不明显,只是在遇冷、热、酸、甜食时才有酸痛感,凡有以上症状,就应到医院就诊。
许多家长不懂保护孩子的牙
乳牙患龋率最高的是9岁组:91.86%恒牙患龋率最高的是16岁组:81.03%典型病例蛀牙让美公主变丑小鸭
“医生,你看有什么办法让孩子的牙变得漂亮起来,要是她的牙全烂了,将来怎么办?”专家最近很郁闷。今年过春节时,女儿直叫牙疼,他发现女儿有一个牙蛀坏了。“乳牙是要换的,不用看医生,拔了就行。”陈先生说,他周边的家长都这么告诉她,于是他也就等着孩子长新牙。可没想到,孩子的几个乳牙接连都被龋坏了。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脸型都变了,原先的漂亮公主,现在看上去像丑小鸭,这让他很是担心。
孩子牙好胃口才能好
专家介绍,本次调查,12岁之前组(小学生组)的乳牙患龋率高达76.8%,其中9岁组乳牙龋患率最高,达到91.86%,乳牙龋患率高不仅与其解剖形态和组织结构的特殊性有关,更主要与家长认为乳牙将来要替换所以不用保护的错误意识有关。
专家进一步解释:俗话说“牙好,胃口就好”,牙不好,孩子不愿意进食,营养吸收就会受影响。所以,一口“虫牙”的患儿往往伴有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此外,有的孩子常常因为一侧牙痛而用另一侧吃东西,长此以往会引起颌面部发育不对称,面型一边大一边小。龋齿引发严重感染时还会累及恒牙胚的发育,进而影响恒牙萌出。
“牙痛不是病”,但如果青少年的龋病早期不及时治疗,蛀蚀到牙齿里面的神经会导致牙神经发炎,发生剧烈疼痛,病变继续发展还会引起牙根尖周炎等。做父母的千万不可忽视孩子的“小病”,牙痛不及时治疗不但病情会加重,而且治疗的花费和时间都会增加。
杜绝龋齿预防胜过治疗学生龋齿充填率22.71%完成窝沟封闭的只有0.33%典型病例小儿蛀牙干脆拔了?
家住镇海张先生来电问:他的儿子还不到4岁就有好几颗蛀牙,但平时不是很疼。有时候,他觉得孩子的蛀牙丑丑的,心想不如拔了算了。现在张先生想知道小孩子蛀牙要不要治疗?可不可以拔掉?
专家说窝沟封闭防龋简单有效
调查发现中小学生龋齿充填率低,窝沟封闭率极低。以15岁组第一恒磨牙组为例,共检查7198人,共计28792颗第一恒磨牙,龋坏的有13323颗,而其中充填的仅为3025颗,充填率为22.71%;完成有效窝沟封闭的仅有96颗,占总数的0.33%。
专家表示,乳牙钙化差,一旦出现龋齿,早期并没有痛感,如不及时治疗,龋洞由小变大,由浅变深,时间一长就会引起疼痛、肿胀,会影响恒牙胚的发育。尤其是最后一颗乳磨牙,如因龋病等造成早脱落或被拔去,就容易引起恒牙萌出时前移或倾斜,产生牙列错乱、牙颌畸形。为此,应尽力保护最后一颗乳磨牙到正常脱落年龄(11岁—12岁)。
专家说,窝沟封闭是一种简单高效率的预防龋齿的方法,主要是在牙合面、颊面、舌面的点隙涂布一层粘树脂,保护釉质不受细菌代谢产物侵蚀。儿童在6岁—7岁期间是做窝沟封闭治疗的适宜时期。
“窝沟封闭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已经非常普及,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窝沟封闭能将龋齿患病率从80%降至30%以下,值得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