蛀牙的病因学
蛀牙在医学上又叫做龋齿、龋病,关于蛀牙的病因学说主要分为主要三个方面,内因、外因和现代理论。
1.内因说
(1)磷酸酶学说:血液中的磷酸酶、蛋白酶经牙髓到达牙釉质与唾液相通,保持钙、磷平衡,当唾液中酶减少,牙釉质提供磷酸盐,导致釉质溶解。
(2)结构论:牙齿结构存在缺陷。
(3)糖原说:进食糖过多,牙齿组织中糖原含量增加。
2.外因说
(1)化学细菌学说:Miller寄生在牙面上的细菌与口腔内碳水化合物、糖起作用,发酵产酸,使牙釉质的无机物溶解而发生龋病。2个阶段:硬组织脱矿和有机质崩解。
(2)蛋白溶解学说:龋病的早期损害首先发生在牙体的有机质存在部位,即牙釉质内的釉板、釉柱鞘、釉丛和牙本质。牙面微生物产生的蛋白水解酶使这些区域的有机物分解,晶体分离,结构崩解,从而打开了细菌侵入的通道,致使细菌侵入、产酸,使无机盐溶解。
(3)蛋白溶解-螯合学说:牙面的蛋白溶解性细菌产生的蛋白酶将牙釉质的蛋白质和其它有机成分分解,其产物包括各种酸根、阴离子、胺基、氨基酸、肽等,具有螯合特性,在牙齿局部形成可溶性的螯合物,这样牙齿就脱矿并溶解了。所以,牙齿的脱钙不一定在酸性环境中才发生,在中性,甚至碱性环境也能发生。
3.现代理论
(1)三联因素:细菌、食物、宿主。
(2)四联因素:三因素和时间。
(3)在85年美国的拉马斯概括为二个方面:①宿主的易感性:牙齿抗龋力的高低是主要的,其次是唾液因素;②细菌的活跃性:粘附是主要的,其次是产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