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窥镜技术对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及方法
神经内窥镜技术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作用主要体现在术中寻找与辨别异常责任血管。据文献报道,在临床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并行微血管减压治疗的病人中,术中发现62%—64%为动脉压迫,12%-24%为静脉压迫,13%—14%动脉和静脉双重压迫,8%为肿瘤或血管畸形压迫三叉神经后根。神经内窥镜下经乙状窦后人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方法包括三叉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及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在寻找到三叉神经后根前的手术步骤两种手术方法基本相同,即手术在全麻下进行,病人取患侧在上的侧卧位,行患侧耳后乳突内侧小“S”切口,长2—3cm,骨窗直径1.5—2.5cm,骨窗外上显露乙状窦与横窦的交界处,十字切开硬膜并悬吊,向桥小脑角探查,打开桥脑小脑角池,放出脑脊液,待脑压下降后,放置神经内窥镜。在神经内窥镜下寻找三叉神经后根,根据脑室镜下的病理发现,在电视屏幕的监视下进行三叉神经周围病变的手术处理。使用不同角度(尤其是30*)的镜头观察三叉神经周围,更容易发现异常。若三叉神经后根有血管压迫或蛛网膜绞窄压迫,可行微血管减压术或蛛网膜黏连松解术;若未发现有异常血管压迫三叉神经后根,可行三叉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