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活动期的发病机理
牙周炎活动期的发病机理
1.牙面上有不同程度的菌斑、牙垢及牙石的堆积。
2.牙周袋内有大量炎性渗出物,可检测出多种免疫球蛋白及补体。
3.沟内上皮出现糜烂或溃疡,一部分上皮增殖呈条索或网眼状,大量炎症细胞通过上皮层移出至牙周袋内。
4.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形成深牙周袋。结合上皮出现钉突,其周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
5.袋壁上皮下结缔组织内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为炎症中心区。胶原纤维水肿、变性或消失,一部分被炎症细胞取代。
6.牙槽骨出现活跃的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牙槽嵴顶及固有牙槽骨可见多数吸收陷窝。
7.牙周膜主纤维束排列紊乱,胶原纤维疏松、水肿、变性,牙周膜间隙增宽,其间散在大量炎症细胞。
8.根面暴露的牙骨质可见不同程度的吸收,并可观察到沉积的牙石与牙骨质牢固地附着。
牙槽骨吸收与牙周袋形成在临床发病机理上可分为三种情况:
①龈袋:又称假性牙周袋,牙周组织本身并未与牙体组织剥离,但由于牙龈组织增生、肿大,龈缘覆盖牙冠而形成龈袋;此时牙槽骨无明显水平型骨吸收,牙槽骨高度明显降低,导致骨上袋形成。
②骨上袋:牙周袋底在牙槽骨嵴顶的上方,牙槽嵴为水平型骨吸收,牙槽骨高度明显降低,导致骨上袋形成。
③骨内袋:牙周袋底位于牙槽嵴顶的下方,牙槽骨在袋的侧方,牙周袋处于牙根面与牙槽骨之间,由固有牙槽骨垂直吸收所致。X线表现为牙槽骨垂直吸收,牙周膜间隙增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