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助于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的九个观念
有助于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的九个观念
1根管截面的形态有时并非呈圆形。若以最短径为基础,则根管的颊、舌侧凹壁会出现预备不足,留下玷污层、感染组织或未预备的根管壁。预备卵圆形根管时,充分进行根管冲洗能弥补根管器械预备的局限性,超声波震荡系统能促进化学冲洗的效果。为了获得环周牙根管预备(circumferential
root canal preparation)效果,操作者需采用侧刷的手法,以加强颊、舌侧根管壁的切削;
2侧副根管(accessory
canal)主要包括根管侧支、根尖分歧、根尖分叉、根分叉区副根管(furcation accessory
canal)以及管间吻合。(侧支根管是发自根管的细小分支,常与根管呈接近垂直角度,多见于根尖三分之一以上的牙根,贯穿牙本质和牙骨质,通向牙周膜。根尖分歧:是根尖三分之一部分从主根管发出的分支根管。副根管:是发自髓室底至根分叉处的细小分支,多见于后牙)。侧副根管在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根的发生率最高(86.3%);在上颌尖牙、前磨牙、第一磨牙近颊根,侧副根管发生率超过50%。临床上,通过超声波根管预备以及次氯酸钠溶液反复冲洗根管对于这种复杂结构可以取得良好的清理效果。
3根管预备包括机械预备和化学冲洗(次氯酸钠,EDTA,双氧水,氯己定)。 机械切割主要针对含有细菌及其毒素的根管壁,感染牙本质的深度为200-500μm。单纯机械预备能大大减少根管中的细菌数目,而与化学消毒相结合能将细菌数减少100-1000倍。
无论是传统不锈钢预备还是镍钛器械,单纯机械预备无法彻底去除感染,近50%的根管壁面积并没有被预备到。化学冲洗必不可少。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根管冲洗剂是0.5%-5.25%次氯酸钠(较强的抑菌杀菌能力和溶解有机坏死物的能力,能杀死生物膜及牙本质小管内的细菌,且很少引起致敏反应)。但是次氯酸钠不能溶解牙本质碎屑等无机组织,一般建议与金属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组合使用,可以清除根管壁上的玷污层,并破坏细菌生物膜对于根管壁的附着。浓度越大,次氯酸钠溶液的抑菌杀菌能力和溶解坏死物的额能力也增加,但组织刺激性和细胞毒性也增加,而且会显著降低牙本质的弹性模量,使其丧失韧性而变脆,临床使用时必须使用橡皮章隔离并且防止超出根尖孔。小于1%的次氯酸钠主要溶解坏死物质而高浓度时还能溶解活组织;作为根管冲洗剂,浓度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超过1%。加温可以增加其杀菌效率。
4近年来,超声波技术利用涡流效应、空穴效应及热效应提高根管内化学冲洗剂的消毒活性,加速化学反应进程,并使冲洗液进入根管内难以进入的区域。
5现代根管技术并不强调根管内封药,提倡在有效控制根管内感染的前提下一次完成根管治疗。活髓患牙一般不需要根管封药,预备和充填可以一次完成。死髓牙根管根管有必要考虑根管内封药。目前提倡杀菌力强的糊剂如氢氧化钙糊剂。樟脑酚(CP)杀菌能力与氢氧化钙类药物类似,甲醛甲酚(FC)杀菌能力最强,但是这类药物易挥发、有效作用时间短,毒副反应较大,国际上已经不推荐使用了。若没有氢氧化钙糊剂,可以选择酚类药物,一般只需要一个蘸有少量药物剂的棉球放置在髓室内,不做根管内封药。
6根管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其质量控制的主要指标就是两端封闭的严密程度,即根方和冠方末端即根尖孔和冠部入口。
7根管预备的深度应止于牙本质牙骨质界,通常距离根尖孔0.5-1mm,老年人该值大于1mm。牙本质牙骨质界是根管最狭窄处,是牙髓和牙周组织的分界,被称为“组织学根尖孔”。
8固有牙槽骨为薄层致密骨,构成牙槽窝的内壁,X线表现为围绕牙根的连续阻射白线,又称为硬骨板。持续性根尖周炎症可以导致根尖周硬骨板的吸收,在X线片上表现为阻射白线模糊、中断甚至消失。研究表明30%-50%以内的硬骨板矿物质被吸收,在X线片上并没有显示。提示早期根尖周病损不一定能被X线片检出。
9感染途径:①牙本质小管;②牙髓暴露:龋病、牙折、磨损、磨耗、牙齿楔缺、酸蚀症、牙隐裂等引起牙髓直接暴露于口腔环境。③牙周袋途径;④血源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