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人的进食不良习惯
吃饭可以认为是天生的本能,婴儿一出生就会吸奶、稍长大点,就可喂他进食,随着年龄的增长,经过日常 生活中的模仿,孩子们就慢慢地学会自己动手吃饭。中国人学会使用筷子,欧美学会使用刀叉,但是也有一些人不知不觉地养成了一些不利于口腔健康的进食的不良习惯。
1.咀嚼不充分
进食时“狼吞虎咽”,懒于咀嚼的危害甚大:
(1)不利于消化吸收营养,咀嚼的目的是将食物磨碎,并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搅匀,得到初步消化,以便于身体吸收营养成分。有人做过实验发现,两人同吃一种食品,细嚼的人比粗嚼的人多吸收蛋白13%、脂肪12%、纤维素43%。
(2)丧失应有的生理性刺激,影响牙颌系统的正常发育。据观察,近代人类口腔健康水平的强度远不如原始人。究其原因,缺乏充分咀嚼就是重要原因之一。咀嚼时,还可有效地刺激唾液腺分泌唾液,再加上富有纤维性食品不断地摩擦牙齿,发挥牙齿的自洁作用;也可通过咀嚼食物刺激牙周组织,增强牙周组织的抗病能力。为了我们的口腔健康,我们提倡适当多吃一些硬度适宜、又较粗糙的食物,细嚼慢咽,既有助消化,多吸收营养,增强抗病能力,也可慢慢地品尝出佳肴美味,丰富人生的乐趣。
2.一侧性咀嚼
每次进食只用一侧牙齿咀嚼,另一侧则闲置不用。由于两侧咀嚼的功能性刺激不一样,结果使颌面部两侧出现不匀称、不协调。造面一侧性咀嚼的原因,多半是因一侧牙有病,不能咀嚼,也不及时就医,久而久之就形成一侧性咀嚼。所以首先要找出不能咀嚼侧的牙病所在,彻底治好,然后再慢慢恢复双侧咀嚼的良好习惯。同理在给婴儿喂奶时,也要注意两侧轮流交替,不要经常偏于一侧,影响婴儿面部发育不均衡。
3.不宜用大人嚼过的食物喂小孩
有人常喜欢用自己嚼碎的食物给婴儿吃。其用意是帮助小孩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实际上,这也是一种不符合卫生要求的不良习惯。俗话说“病从口入”,有许多疾病就是通过口腔传入的,如传染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等。每个人的口腔里都隐藏着大量的各种细菌,这些细菌通过口腔传给他人,使其患病。如果为了对缺乏咀嚼功能的婴幼儿补充营养,可以把食物切碎煮烂后,喂给孩子吃就行了;如果对待已有咀嚼功能的幼儿,则更不能替代他的咀嚼,而应主动地培养他锻炼咀嚼功能,以便促进他们牙颌系统的正常发育,有益于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