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毒制剂与蟾酥制剂对狗牙髓组织的影响
蟾毒制剂与蟾酥制剂对狗牙髓组织的影响
目的:与砷剂作比较观察狗牙髓直接封蟾毒制剂、蟾酥制剂后的组织学变化。方法:实验动物采用狗,在光镜下观察标本。结果:封药1~4h,砷剂与蟾酥制剂组牙齿牙髓血管扩张、充血明显;封药1d,砷剂组牙齿冠髓坏死,根髓小血管破裂、出血,蟾毒制剂组牙齿冠髓组织严重水肿、细胞变性,但根髓出血较少;封药3~5d,砷剂组牙齿牙髓呈出血性坏死,蟾毒制剂组牙齿牙髓以液化性坏死为主,而蟾酥制剂组牙齿兼有上述两种变化特征。结论:砷剂对牙髓的损伤以血管毒性为主,蟾毒制剂以原生质毒性为主,而蟾酥制剂兼有上述两种毒性作用。
1995年我们曾将蟾毒制剂用于临床快速无痛切髓,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此后,我们与砷剂比较,又观察了蟾毒制剂与蟾酥制剂对狗牙髓组织的影响,本文将这一观察结果做一报道,并探讨蟾毒制剂的开发应用前景。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药物
蟾毒制剂(以下简称蟾毒):为中华大蟾蜍耳后腺分泌物冻干粉加适量甘油、950ml/L乙醇(1:1)液体调制而成的丸膏状药物。
蟾酥制剂(以下简称蟾酥):为市售蟾酥的700ml/L乙醇提取物干燥粉加适量甘油、950ml/L乙醇(1:1)液体调制而成的丸膏状药物。
三氧化二砷制剂(以下简称砷剂)(3~4d):为秦都口腔医院药剂科配制。
1.2 实验动物及其牙齿分组
成年狗6只,体重8~11kg,雌雄各半。
选其单根牙及双根牙共81个,其中72个牙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分别为蟾毒组、蟾酥组和砷剂组,每组24个牙,每个实验组再按观察时间1h、2h、4h、1d、3d和5d分为6组,每组4个牙,剩余9个牙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并按观察时间1h、2h和4h分为3组,每组3个牙。
1.3 实验方法
将狗用30g/L戊巴比妥钠肌注麻醉后开口固定,牙齿及周围粘膜消毒,牙齿面(双根牙)或唇面(单根牙)制洞,3#球钻穿髓,封药(封药量约5#球钻大小,对照牙封生理盐水小棉球),定时处死动物,分离牙齿颌骨联合组织,用砂轮磨薄,厚约2mm,并暴露少许牙髓组织,然后迅速放入40g/L中性多聚甲醛溶液内固定48h,室温脱钙3周后酒精系列脱水,石蜡包埋,并制成厚约6~8μm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
2 结果
2.1 封药1~4h
穿髓点附近牙髓组织变化以血管改变为主,与盐水组相比,蟾毒组牙齿牙髓血管收缩、管腔狭窄(图1);而蟾酥组与砷剂组牙齿牙髓血管扩张、充血(图2),且封药2h后,少数牙齿穿髓点附近血管可见有血栓形成,而砷剂封药4h后有的牙齿穿髓点附近成牙本质细胞层出现了出血灶。
图1 蟾毒1h,穿髓点附近牙髓组织水肿,毛细血管管腔狭窄 (HE×10)
图2 蟾酥2h,冠髓血管扩张、充血明显 (HE×10)
另外,各组牙齿根髓组织变化与其穿髓点附近牙髓组织改变基本相同,仅蟾毒4h组牙齿根髓血管扩张明显。
2.2 封药1d
砷剂组:穿髓点附近牙髓呈局部出血性坏死,坏死区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整个牙髓血管充血,牙髓小血管破裂、出血,出血灶多位于乏细胞层,并沿根管壁分布,波及整个根髓,根髓组织水肿,牙髓细胞核变性,根尖周组织内有出血,可见多数单核细胞。
蟾酥组:穿髓点附近牙髓可见以血管破裂为主的局部坏死灶,坏死区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整个牙髓血管充血,小血管破裂出血,其出血部位与砷剂组基本相同,但其出血程度较砷剂组略轻。另外,该组部分牙齿冠髓局部变性液化并形成空泡(图3),整个根髓的组织细胞核变性,而尖周组织内可见少数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图3 蟾酥1d,冠髓局部变性液化,并形成空泡(HE×10)
蟾毒组:穿髓点附近牙髓组织水肿,牙髓细胞核变性,个别牙齿出现局部液化坏死,牙髓血管管腔狭窄,个别小血管破裂、出血(图4),出血部位基本与以上两组相同,但其出血程度较以上两组轻。再有,该组大部分牙齿整个根髓的成牙本质细胞层剥离,尖周组织内偶见少数单核细胞。
图4 蟾毒1d,冠髓小血管破裂、出血 (HE×40)
2.3 封药3d
砷剂组:整个牙髓呈出血性坏死像,组织内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蟾酥组:冠髓呈出血性坏死像,但尚可见血管轮廓,坏死区附近牙髓组织变性液化,并有空泡形成,根髓内见多处小出血灶,出血灶多位于乏细胞层,成牙本质细胞层破坏,个别牙齿尖周组织内有小脓肿形成。
蟾毒组:冠髓液化坏死,根髓内血管破裂、出血,出血部位基本同蟾酥组,成牙本质细胞变性、消失,多数牙齿尖周组织内可见少量单核细胞。
2.4 封药5d
蟾毒、蟾酥组牙齿牙髓全部坏死,有的牙齿牙髓尚存组织轮廓,砷剂与蟾酥组多数牙齿尖周组织有少许破坏,蟾毒组牙齿尖周组织内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3 讨论
3.1 使用蟾毒制剂的起因
蟾酥为蟾蜍科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耳后腺及皮肤腺所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而成的,其质量受产地、采集季节、动物品种和加工工艺等多种因素影响[1],而市场出售蟾酥其产地、采集季节和动物品种等因素均不清楚。因此,为了确保蟾酥质量并保留其中更多的有效药理成份,我们于1995年7月在江苏省南通地区现场采集了中华大蟾蜍耳后腺分泌物,并经冻干得到其干燥粉(以下简称蟾毒),此后,我们将该粉按已往报道的蟾酥制剂配方制成蟾毒制剂用于临床快速无痛切髓,并取得了与蟾酥制剂相同的疗效,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使用该制剂切髓时根髓出血较少(此特点较利于行干髓术一次法),由此我们推测蟾毒与蟾酥两者在对牙髓血管的改变上可能有所不同。为此,本实验在与砷剂作比较的同时,动态观察了蟾毒制剂和蟾酥制剂对狗牙髓组织的影响。
3.2 蟾毒与蟾酥对牙髓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特征
从本组结果看,蟾毒、蟾酥和砷剂三者在对牙髓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特征上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相同点为:三者均导致了牙髓血管扩张、充血(蟾毒封药4h,牙齿根髓),血管破裂、出血,而且出血灶多位于乏细胞层,此外,蟾酥导致牙髓坏死的部分组织像与砷剂相似,上述变化与已往国内外报道的砷剂与蟾酥制剂对牙髓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基本相同[3~5]。该结果表明三者对牙髓血管均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而且牙髓内毛细血管(多位于乏细胞层)对该毒性较为敏感。由于毛细血管只有一层内皮细胞,因此,我们推测该毒性可能与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有氧代谢有关。据报道砷剂中的亚砷酸离子与细胞呼吸所必须的SH酶有很高的亲合性[6]。
不同点为:①三者导致牙髓血管损伤的程度不同,其强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砷剂、蟾酥和蟾毒;该结果反映出三者对牙髓血管的毒性强度上存在差异,②蟾毒组牙齿穿髓点附近牙髓血管明显收缩,该特征表明蟾毒本身具有一定的收缩血管作用,该作用可能是临床快速切髓时根髓出血较少的主要原因。出现该作用的原因,一方面可能为蟾毒内含有较丰富的收缩血管类物质,据报道蟾酥分泌物中含有肾上腺素和蟾毒色胺类等缩血管物质[2];另外也可能为其它毒性物质作用的结果;③蟾毒与蟾酥导致牙髓坏死的组织像与砷剂不尽相同,其中蟾毒以牙髓变性液化坏死为主,砷剂以出血性坏死为主,而蟾酥兼有上述两种变化特征,该变化特征表明砷剂失活牙髓主要以血管毒性为主,蟾毒主要以原生质毒性为主(凭借其自身的浸透作用逐渐导致牙髓坏死),而蟾酥的这两种毒性作用均较强。
3.3 蟾毒的开发使用前景
从本组结果看,砷剂失活整个牙髓约需3d,蟾酥约需3~5d,而蟾毒约需5d。另外,从它们对尖周组织的破坏程度看,蟾毒也是较轻的,加之,蟾毒临床封药后疼痛反应轻,且具有一定的收缩血管作用(可以减少临床快速切髓时根髓的出血),因此,我们认为蟾毒较蟾酥更便于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它既可以作为快速除痛制剂(短时封药即可),又可以作为失活剂(长时间封药)使用,所以,临床上可选择使用的病例范围较广。但是,蟾毒的来源较市售蟾酥困难,需现场采集和冻干,不利于其开发和推广使用,因此,进一步弄清蟾毒内快速除痛和失活牙髓的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即显得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