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根管器械分离(断针)的风险控制与避免

来源:网络 时间:2011/10/27

    对于一个齿科连锁的医疗总监来说,应该制定出一个操作的流程与规范来最大可能的降低诊所医生在这方面的风险。如果是我,可能会请北大口腔或者首医牙体科的专家来做培训,请集团内部的高资医生来做培训,让诊所运营的各个环节来保证减少可能的风险。

   比如,最常见的根管器械分离原因是器械的疲劳使用,这时我们在流程上就应该在器械的消毒与检出阶段提醒派专人来专门负责根管锉等器械的筛选工作,挑选出变形的器械。

   同事又说了,可是在该连锁机构内部,类似印模材、根管锉等消耗是要扣医生的工作量的。对于当事的医生来说可能不会愿意频繁的更换自己的根管锉,增加自己的消耗。OK,又一个可变因素出现了,下面我们的防止根管器械分离的思路基本上就有了:

    第一,从分配制度的层面来说,如果诊所能不扣医生的器械消耗,实际上来说尽管可能会增加了一定的成本,但是相比于根管器械分离带来的医疗风险来说,我认为还是值得的,而且医生也从心里减小了自己的心理负担。如果这样最好,但是对于大的连锁机构来说,由于老板要分摊运营的成本,既定的分配制度可能已经无法改变,这时一定要相出办法来抵消这个制度带来的弊端:医生尽可能的想要提高自己器械的使用寿命,如何减低器械疲劳带来的风险,找到合理的平衡点。

   第二,如果可能,最好让负责清洗消毒的护士用放大镜观察根管锉,发现已经有微小变形或者折痕的器械,扔掉,要毫不吝惜。如果不愿配放大镜(实际上没有多少银子),至少要告诉护士,什么样的器械是肯定扔掉的,如果拿不准,给诊所内的内科医生看。在根管器械到医生手里前就过一道关。

   第三,对于镍钛根管器械,一定要记使用的根管数。一般厂家建议是5~8个,使得好可以到15个就差不多了。

   第四,经治的医生如果发现任何器械有危险的迹象,直接换掉,宁可错杀一个器械,也不要放过。

   第五,就是医生自己的操作的注意了。实际上,这点我的感觉是70~80%的断针实际上是可以避免的。除了要检查器械的基本原则之外(不要心疼器械,如果真的断了,损失的是我们的职业声誉,这在圈子里比钱可值钱多了)。我是按照我现在的改良的逐步后退法的思路来分析的,大家见谅。首先要尽可能的揭净髓顶,使得自己的锉能有一个直的通道直到根尖三分之一。第二也是重要的一点,一定要使用GG钻,把根管口增生的牙本质缩窄扩开。如果有了这一步,大多数的断针可以避免。第三,在根管中上段都已经扩好的情况下,我们使用的H锉也好,K锉也好,真正使得上劲的是根尖三分之一那段器械,这时断针的机会是很少的。

   最后,也是要补充的一点,淘汰根管扩大针(reamer)吧,太多的老一辈的医生还在使用,没有任何切削力,还很容易弯折断。

  退一步讲,如果真的出现了根管器械分离的情况,作为当事的医生也好,作为老板也好,不能怕,更不能推卸责任,对于医生来讲,是没有退路的,必须解决,,或者自己处理,或者请高资的医生帮忙,或者转诊。老板就更不能埋怨医生,不给予心理上的支持。该转诊的转诊,不能怕事。要担负起领导者的责任。处理完了,要仔细的分析原因,不能推责,更不能揽功。

网站地图 手机版 电脑版 广告联系QQ:49881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