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枕下入路三叉神经后根切断术

来源:网络 时间:2012/6/2

经枕下入路三叉神经根切断术(Dandy手术)
    Dandy(1925)首次经枕下入路在三叉神经感觉根进入桥脑前不远处切断,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本手术方法长期以来未被广泛采用的原因是手术野深,危险性大,有一定死亡率。而近几年来由于神经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显微外科的应用和各学者们对本术式切口人路的改进,使本手术方法又被重视和采用。
    1.适应证  本手术方法适用于年纪较轻的三叉神经痛病人,三叉神经所有分支的疼痛,尤其疑有小脑桥脑角的继发性病变,如肿瘤等。
    2.术前准备      同颅后窝开颅术。
    3.麻醉          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4.体位          侧卧位、侧俯卧位或坐位。
    5.手术步骤
    (1)头部皮肤用2.5%的碘酊和75%酒精常规消毒。作枕下旁正中纵形皮肤切口,即在枕外粗隆与乳突根部连线的中点作垂直切口,上起上顶线1-2cm处,下平环椎(或发际)长约7—8cm(也可在枕下作钩形或马蹄形切口)(图9—22)。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肌层和骨膜,将骨膜剥离后,用颅后窝自动牵开器撑开切口,显露枕骨鳞部。在枕骨鳞部钻孔,用颅后窝咬骨钳扩大骨窗约4X4cm,上达横窦,外侧达乳突后缘。在咬除枕骨时应注意勿损伤横窦和乙状窦,以免造成出血,如乳突气房被打开,应用骨蜡进行严密封闭。

点击浏览下一页
    (2)切开硬脑膜后先用脑压板显露枕大池,放出脑脊液、脑可回缩。将小脑半球向内侧牵引,缓缓吸除脑脊液,使小脑进一步回缩(图9—23)。从侧面逐步向深处探查。应首先认清内耳孔及进入该孔的听神经和面神经,小心撕开岩静脉和听神经、面神经之间的蛛网膜,即可见到灰白色的三叉神经感觉根(后根)。用棉片妥善保护好面神经和听神经以免损伤。在两神经的前内上方可看到岩静脉离开小脑半球表面后进人岩上窦,岩静脉有的较粗大,有时较韧,有的变异分为两条,若此静脉影响手术进行,应用双极电凝或用银夹夹闭切断妥善处理,切勿损伤,发生出血影响手术进行,或因止血损伤脑干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种手术切口距感觉根的距离较远,易发生较多并发症,现很少采用。感觉根切断术:三叉神经感觉根自桥脑出来后,向前外侧走行,运动根在感觉根的前内侧约3—4mm。离桥脑0.5—1mm处,用三叉神经剪或钩刀在感觉根的外侧切断2/3或3/4(图9—24)。 

点击浏览下一页
    (3)仔细检查术野无出血后,用细线间断或连续缝合硬脑膜,切口内放引流条或引流管,然后逐层缝合切口,手术结束。
  6.手术注意事项
  (1)本手术方法术野较窄小而且较深,在显露三叉神经感觉根的全过程中,要轻柔牵拉小脑半球组织,以免损伤和压迫脑干。曾有因术中过度牵拉小脑半球损伤岩静脉,因止血时间长引起脑水肿,小脑膨出而造成死亡的病例报道。应特别注意处理好岩静脉,因为一旦发生出血,若处理不当,不但影响手术的继续进行,且可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甚至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2)注意勿要损伤运动根。在切感觉根时,一定要靠近桥脑处(一般认为在感觉根出桥脑0.5—1cm),在感觉根后外侧行部分切断,一般不会损伤运动根。注意保护Ⅶ、Ⅷ、Ⅸ、X对脑神经,因Dandy手术切口较向下,且切口较大,易显露此组颅神经,为避免损伤,应用棉片加以保护。
  7.手术后处理

  (1)处理同一般颅后窝手术常规。术后患者取卧位,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脉搏、呼吸及血压的变化,如发现有头痛、恶心、呕吐、神志变化等颅内出血、颅内压增高情况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如术中出血较多或术后体温较高时,于术后几日内应间断地进行腰穿,放出血性脑脊液,以减轻术后的刺激。
    8.疗效
    (1)疗效  经枕下人路在接近桥脑处行感觉根部分切断术(Dandy手术),疗效较其他术式理想,效果较好早已被公认。国内较早采用此术式治疗三叉神经痛者如史玉泉、杨德泰,共手术治疗20例,其中18例疼痛消失。孟广远等用此术式作18例,其中16例疼痛完全消失,1例疼痛减轻。
    (2)优点  经颅后窝人路手术,已证明发现继发病因的机会多(肿瘤)。本手术方法是在靠近脑桥的地方行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此部位疼痛纤维已大部分分离出来,故在此部位切断能较可靠的避免或减少运动根的损伤。由于三叉神经的痛觉纤维主要位于感觉根的后下2/3,故可保留部分触觉的存在。

网站地图 手机版 电脑版 广告联系QQ:49881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