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口腔医院教授张琼仙辞世 曾为中国首位牙医女博士

来源:网络 时间:2013/2/23

华西口腔医院教授张琼仙辞世 曾为中国首位牙医女博士

2010年,张琼仙老人(中间红衣老者)百岁寿宴在岷山饭店举行,众多学生前来祝贺。

  华西口腔“同龄人”103岁张琼仙辞世
一周之内,川大再失学界泰斗
华西都市报记者 程渝 摄影 董睿 杨涛
@华西都市报:
继16日“中国塑料之父”中科院院士徐僖辞世之后,20日,中国第一位牙医学女博士、口腔修复学专家、川大华西口腔医院教授张琼仙辞世。
“心怀天下,节衣爱民”——朱德对张琼仙的赞誉。
“不举行告别仪式,不接受花圈……”遵照家属一切从简的意愿,昨天上午9点张琼仙教授的学生和亲友,陆续来到华西医院表达对她的尊敬和怀念。这位中国第一位牙医学女博士,曾给朱德、聂荣臻、贺龙、张爱萍等高级领导看过牙齿,大家都称这位我国著名的口腔修复学专家为“张婆婆”。
一直以来,张婆婆的身体都还不错。春节前,突然因呼吸问题住院。20日凌晨3点15分,这位103岁的慈祥老者合上了双眼。这位跟华西口腔同岁的老人,见证了华西口腔医院的百年历史,曾被誉为华西口腔医院的“活字典”、“活化石”。
24岁
获美国博士学位
张琼仙1910年出生于四川省简阳,正好与“华西医学”同龄。1929年,张琼仙考入华西协合大学牙学院,师从我国现代口腔医学之父林则等名师。1934年,张琼仙因学业优秀,通过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考核,被授予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个牙科女博士。
张琼仙193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开始了与“华西医学”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厮守。在同行们的眼中,张琼仙代表着她所处那个时代中国口腔医学技术的最高水准。“固定修复没有哪个比得上张老师!”张婆婆被誉为“华西的传奇”。
48岁
为朱老总看牙齿
“1958年‘成都会议’期间,朱德、贺龙、聂荣臻等均找到张琼仙治过牙病。”张琼仙的大儿子、70多岁的陈正心曾回忆说,1958年冬,朱德看牙齿时张琼仙和徐乐全为主诊专家。张琼仙两人用不锈钢丝将朱老总的整个牙齿绕了一圈,卡食物的地方用合成物填充,只需吃饭时佩戴。“心怀天下,节衣爱民”是朱德对张婆婆的赞誉。
有些时候,张琼仙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给什么人看了病,“有一次,母亲看了病回来问我,今天给张爱萍看了病,他是什么人?”陈正心说。
94岁
开始学习油画
张琼仙80岁才正式退休,退休后她便搬进了一座建于1940年,位于公行道2号的民国别墅—“颐庐”,“颐庐”两字出自国民党元老戴季陶的手书。小院里树木葱绿,有她亲自种下和养护的各种花草。
在这里,94岁的张琼仙开始学习油画,她每周走路出门学习半天油画,然后回到家里练习。
华西口腔修复科的钟老师说,自己在菜市场买菜时能经常碰到张琼仙,“有一次,碰见张老师一手撑着雨伞,一手提着篮子买菜。张老师说,小孙孙想吃莴笋,就来买了。”
100岁时 边打麻将边答问
2010年,已是百岁高龄的张琼仙仍然身体健康、思维清晰。
在学子学孙们为她举办的百岁寿辰现场,张琼仙对满堂的学生们大都能逐一喊出名字。
“张老师刚才握住我的手,还问我的夫人现在怎么样。作为一位百岁老人,非常不容易!”学生蔡绍敏说。
“她是华西口腔的活字典。前两年,她还能一边打麻将,一边回答学生们的问题,对几十年前的同事名字都能清晰说出。”钟老师说,前一阵她和同事做了一个关于张老师寿辰的PPT给她看,张老师看后马上就说有小问题,不应是“绝代佳人”而是“百岁老人”。
专业过硬
56年前补的牙到现在还没坏
张老师的1952级学生金宜霖用“手巧”两个字来形容自己的老师。她指着自己的门牙说:“这颗牙就是老师在1957年的时候帮我做的修复,虽然牙齿的表面因为是塑料做的,日子久了有点发黑,但这颗牙到现在都一点问题没有。”
张琼仙的弟子,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口腔医学会名誉院长邱蔚六虽然79岁高龄,仍从上海携夫人打着“飞的”来给老师祝寿。“1954年实习的时候,张老师带过我,她对我们很严格,学根管治疗方法,她让我们反复做了三次试验。”
养生之道
每天吃颗多维片
陈正心此前接受本报采访时说,母亲生前每天坚持用放大镜看《参考消息》和《华西都市报》,一看就是两三个小时。“有时,她还会对热点新闻发表自己的意见。”
陈正心还“透露”了母亲百岁眼不花、耳不聋的养生秘诀,“就是每天吃一颗多维片(多种维生素片)”。“她最喜爱与别人交流养生秘诀,报纸上有什么医疗保健知识,她就赶紧与其他老婆婆摆龙门阵”。不过陈正心也表示,母亲的基因也是长寿的秘诀之一。“我姨妈90多岁了,身体还是很好,还能从美国坐飞机回来看母亲。”

网站地图 手机版 电脑版 广告联系QQ:49881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