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干燥症

来源:网络 时间:2014/11/13

口腔干燥症

[摘要] 本文对口腔干燥症的定义及其演变、流行病学调查、相关病因及其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以提高口腔临床医师对口腔干燥症的重视程度并采取积极的针对性治疗措施。

[关键词] 口腔干燥症; 病因; 治疗

口干是一种多因素的口腔症状,而不是独立性疾病。它在老年及女性人群中发生率较高,常表现为唾液粘稠、口内烧灼感、吞咽困难、依赖汤水进食及味觉减退,严重者有顿挫性语言中断、佩戴全口义齿者义齿固位不良,并常伴发猛性龋[1],影响患者的学习和工作,并造成精神上的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需予以足够的重视[2]。

1 口腔干燥症的定义

口腔干燥症通常认为是一种与唾液流量减少相关的疾病。早在1967 年,Betram[3]提出了口腔干燥症和唾液分泌减少是同一现象即唾液流率下降的不同程度的表现。因此长期以来,各类研究口干的文章均同时采用“口腔干燥症”及“唾液分泌减少”作为等同关键词。

然而随着流行病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部分主诉口干的患者可以不伴随唾液量的减少,相反部分检测出唾液分泌减少的人群并没有口干的症状,因此口腔干燥症与唾液分泌减少又被认为是两个相互独立的部分,口腔干燥症指口腔干燥的状态或感觉,是一种主观症状;而唾液分泌减少指唾液流率的下降,是一种客观指标。但是将两者截然分开,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术交流及临床工作的混乱。例如舍格仑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就因此产生分歧,一种观点认为明确舍格仑综合征的诊断必须以口干的客观指标即唾液流率的下降为标准,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口干的主观感觉与唾液分泌减少的客观指标两者出现其一均可作为诊断标准[4,5]。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Navazesh 等[6]提出用“唾液腺功能障碍(salivary gland hypofunction,SGH)”一词来概括主观感觉及客观指标意义上的口干。SGH 包括3 个部分,即口腔干燥症、唾液分泌减少和唾液成分变化。三者之间密切相关,相互影响且相互独立。以下将分别从流行病学、诊断、病因及治疗方面着重对口腔干燥症进行阐述。

2 口腔干燥症的流行病学

口腔干燥症定义的本质是一种主观感觉,它与患者对口干耐受的域值有关。在多项研究中,专家们试图用一个规范化的量表以界定口腔干燥症的范围,但目前仍没有就这一调查量表的具体内容达成一致。因此,各个国家和地区关于口干的流行病学研究缺乏可比性[7]。

口腔干燥症的发病率报道不一,10%~60%不等。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分析有以下几点:首先各个流行病学调查的纳入标准不一,有的将间断性口干计算在内,而有的仅纳入持续性口干患者;其次,被调查人群的年龄、性别构成比不同,在老年人口密集的地区及女性所占比例偏高的人群,口干的发生率较高;另外,被调查人群的全身健康情况及用药情况不一致,也造成口干发生率的差异[8 ~11]。

3 口腔干燥症的病因

国内外的研究资料显示引起口腔干燥症的因素众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 唾液腺疾病[12]

3.1.1 唾液腺感染性疾病唾液腺感染性疾病包括急、慢性化脓性腮腺炎、化脓性颌下腺炎等。当唾液腺发生急性炎症时,导管上皮肿胀,管腔狭窄,细菌、脓细胞及脱落的上皮细胞形成粘液栓子,堵塞部分腺管,导致唾液分泌下降。尤其是当炎症由急性转为慢性时,结缔组织纤维化,腺体组织破坏,逐渐被增殖的脂肪及结缔组织替代,进一步导致唾液分泌的减少。

3.1.2 唾液腺发育不全该病的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有关。由于唾液腺腺体组织发育不全,唾液分泌量不足,至青春期尤为明显,常导致恒牙多发性环状龋坏。

3.1.3 舍格仑综合征即干燥综合征该症包括原发性与继发性,都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唾液腺腺体组织萎缩而为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替代,唾液分泌下降,甚至无分泌。患者除感觉口干外,严重时转舌及闭眼都很困难。

3.1.4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此病特征为泪腺、腮腺、颌下腺对称性肿大,病理表现与舍格仑综合症相似,腺体组织萎缩导致唾液分泌减少,患者自觉口干,严重时伴吞咽困难。

3.2 头颈部肿瘤放疗

涎腺组织放射敏感性高,易受损伤且损伤不可逆,放射治疗对涎腺组织损伤的程度取决于放射剂量的大小。有研究显示当放射剂量超过65 Gy时,涎腺组织无法恢复正常,经照射过的涎腺组织发生纤维化甚至萎缩,导致唾液分泌减少及一系列口腔并发症[13]。

3.3 唾液腺增龄性变化

口腔干燥症多见于老年人群,可能与唾液腺的增龄性变化有关。随着年龄增长,腺泡部分萎缩,导管部分增生、阻塞,间质纤维性变等,唾液流量及成分发生明显改变,尤其是小唾液腺分泌的粘蛋白成分减少,使唾液量减少而粘稠[14]。

3.4 系统疾病

研究提示与口腔干燥症密切相关的系统疾病主要包括以下疾病[15]。

3.4.1 内分泌疾病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等,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体液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出现脱水而致口腔干燥。同时内分泌紊乱反馈至大脑皮层下中枢引起功能紊乱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也是致口干的机制之一。

3.4.2 血液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如缺铁性贫血及恶性贫血,由于体内微量元素缺乏,常表现为舌乳头萎缩,舌苔剥脱,舌背光滑,舌部烧灼感,可伴有口干,唾液分泌减少。

3.4.3 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如鼻炎、鼻窦炎、鼻中隔歪曲患者,常因鼻腔通气不良而张口呼吸致使口腔内水分蒸发而出现口干;哮喘患者因呼吸加快加深,从呼吸道蒸发水分过多而口干;各种原因的睡眠呼吸障碍者,因为夜间张口呼吸而在清晨起床后感口干[21]。

另外,高血压、抑郁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发现与口腔干燥症的发生有关。

3.5 服用药物

现已发现的有致口干作用的药物有1 800 多种[16,20~22],常见的有精神疾病治疗药物,如三环类抗抑郁药等、抗副交感神经类药物、止痛类药物、利尿剂、松弛剂、甲亢治疗药物、抗哮喘类药物、高血压治疗药物、抗组胺剂及抗肿瘤的药物等。它们具体的致口干的药理作用尚不明确。在美国,24 类最常见的处方药中,有63%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口干;口腔干燥症的发生率与每日服用的药物总量直接相关。

相对于其他年龄段的人,老年人患有更多种疾病,需要服用更多种药物,有资料显示65 岁以上的老年人,有52%的男性和65%的女性每天均要服药;11%的男性和24%的女性每天服用4 种以上药物,在老年群体,药物副反应的发生率是其他群体的3 倍。

同时,系统性疾病与药物应用情况紧密相连,如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症、甲亢等。现在的流行病学调查尚无法区分两者在口干发生过程中谁占主导地位,有学者认为是药物促进了疾病本身潜在的致口干作用。

3.6 精神因素

精神因素对口干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情绪变化、心理不平衡、心理紊乱、焦虑、紧张、恐惧、尤其是抑郁均可引起口干。精神因素引起口干的机制主要包括:①肾上腺髓质发生邻苯二酚胺降解,使流入腺体的血液减少,影响唾液流速;②精神压抑、抑郁等应激情况下,味觉功能常发生减退,使腺体运动神经活性下降,唾液不能从腺泡中正常排出;③乙酰胆碱能M 神经受到阻断而引起口干[20,21]。

3.7 佩戴义齿

临床上进行可摘义齿修复的老年患者,尤其当义齿面积较大时,由于口腔黏膜下的许多小腺体受压,导致分泌减少,患者常诉有轻度口干。

3.8 其他

除上述因素外,尚有几种罕见的疾病可以引起口干,包括:①神经节病变导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影响唾液分泌;②脑垂体瘤;③阿尔茨海默病又称为老年性痴呆,是一种进行性脑变性疾病,患者的自身感觉中枢功能障碍,常诉口干,而实际并无唾液分泌的减少。

4 口腔干燥症的诊断

从口腔干燥症的定义出发,当患者存在口腔干燥的主观感觉,且通过正常的饮水途径无法改善,就可以明确其诊断。口腔干燥症可同时伴有唾液分泌减少及唾液成分改变等客观指标的异常。

5 口腔干燥症的治疗

口腔干燥症的治疗常常是困难的,首先应明确引起口干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治疗。对于长期使用有致口干副作用的药物的患者,应建议其换用其他类药物,并积极治疗系统疾病。对于由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口干患者,应积极的进行心理疏导,解释病情,丢掉思想包袱,帮助建立正确的人生态度。然而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头颈部放射治疗引起的口干患者,唾液腺发生不可逆性损伤,唾液流量持续减少,首先对有齿患者应及早治疗以避免龋病及牙周病的发生,保持正常的口腔卫生,控制饮食,规律的使用氟化物制剂,并定期复诊;其次可以使用促进唾液分泌的药物及食品,如盐酸毛果芸香碱、柠檬酸口香糖等;如上述方法对于增加唾液流量无明显效果,可以考虑使用人工唾液,或者采用姑息治疗,即随身携带一个水杯频繁的呷一口水,或直接用柠檬酸含漱。对于佩戴义齿困难的患者还可以局部使用甘油或石蜡油涂敷在义齿基托面,以助于$$$$$yake114.com$$$$$D66D898426F89D2296A35795A23A92F4068F59A66D682FF71613AD7AA06AAF2B143F7A0727FEF636072E23473AAEBA815ACD07007887A739A3F54CB19FB43E52C566B8C717A99E3B384655FB07308FBE978F22FE9C1639DEC787CB73C2B29B45BCE1997A7045255C3EF7931379E0AC67651F892E984EE9F450DB046A3B4DD3409BE952B0D4A9979E0CD0413F586FB826D930BCB06F08ED0D5BD67C5C45EB87DF0C22AEBBCF4A59C8333E7451D00F6338604DF858F7EC2B6E72AA5F033DB6

网站地图 手机版 电脑版 广告联系QQ:49881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