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诊所应该如何用好资本管好医生?
口腔诊所应该如何用好资本管好医生?
口腔连锁诊所应该如何用好资本管好医生好的连锁模式扩张必须解决的两个问题。资本参与口腔的模式有多种,本文分析了几种,我感觉不全对,合伙人模式不是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有一定参考价值;另外,口腔连锁扩张核心是管理问题,而口腔连锁管理的核心是口腔医生的管理,怎么处理好和医生的关系?这篇文章从医生的角度分析了口腔医生在这个产业链上的诉求,也给我们提供一些思考。
口腔行业最大的难点是怎么才能留住好的医生,如何给其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使其得到应得的成就和收入,除此之外任何附加条款对牙医来说都不具备太大的吸引力——
目前的市场环境是各方资本都比较关注口腔行业,瑞尔、拜博、通策医疗、欢乐、奥新、全好、朗朗……各个区域的中小品牌也是非常的多。
可谓雨后春笋般在搅动境内的口腔行业,具体哪种模式更适合中国的市场环境,想必各位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我们在谈到一个行业时,常常会拿境外的发展与境内的做对比,但是这里有个问题必须提前说清楚,那就是境内外的情况很不一样,境外牙医的个人执业是主流模式,但是在境内更趋于品牌和名人效应。如果只是简单的对比境内外牙医现状,那就忽略了中国现阶段的社会形态,品牌化更适宜境内当前的社会环境。
中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会把医疗的各个细分做一个品牌化管理。是不是也有人在独立坚持一个诊所呢?当然有,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支撑确实会有难度,同等的价格,你的生态系统肯定没有上市企业做的完善(单纯集中采购一项,每年都会为合伙的诊所节约一大笔开支),产业链也不可能做到互补,你说你的生意会怎么样?
集团企业本身会提供完善的系统服务,更会设置人性化的保障。对一个独立的诊所来说,想要完善这些是非常难的,就算自己投入了,回报也未必令人满意。
对于大部分口腔诊所来说,在社会经济转型的阶段最好是借用资本工具进行发展。因为在我看来资本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工具而已,对其抵触无非是看不懂。
其实对于牙医来讲,借助资本无非是增加了一套现代化的医疗器械,其它的都可以忽略。资本市场用的是时间曲率和市盈率的预期,和牙医们的刀耕火种,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也就谈不上竞争,只有相互扶持的可能。
牙医属于高智商、高情商的职业,可能会更偏重于高情商。普通人对于未知的领域或者不太熟悉的领域通常会采用回避的态度,这种否定性思维在我看来是很正常的。因为大陆的教育并不提倡开放性思维,当然牙医也不例外。
举两个实例:
1、就拿前些年连锁药店上市之前的集中并购来说,很多民营药店都拒绝进行合作,截止到今天我做这个讲解,整个辽宁的民营药店都非常的苦逼,很多都宁愿牺牲个人信用,开始玩脱壳游戏,这类人几乎全部被银行拉黑,相当一部分想出国都不可能了。
2、如果说连锁药店是过去时,那我们看看今天市面上的连锁果蔬超市,一年前大部分社区水果店过的还不错,批发市场也很红火,现在呢?规模的连锁生鲜几乎遍布各个区域,这部分连锁几乎全部有自己的果蔬基地,还有一个情况是,这种结构都不用上税,结果会怎么样?社区水果店大部分都黄了,批发市场也少了往日的喧闹。这又能说明什么?
大部分口腔医生都有软肋,技术好的管理是短板,找个管理者之后可能会发现是一个拖油瓶,想多开几个诊所才发现找几个合伙人很费劲,再有内部的利益分配问题?大夫干私活的问题?看着是不是很头疼?也有非常牛逼的牙医,花了上百万学了N多股权管理,发现回来没毛用,各位想过原因在哪没?就因为你是牙医,所以你就不可能把这部分做好,就像我是做投行业务的就不可能把牙医做好一样。
迄今为止,可能很多口腔诊所的院长们还没明白过来,其实资本是给诊所打工的,因为行业的基础和根基都在诊所身上,如果要是成为合伙人了,诊所效益下滑是资本方最不希望看到的。所以各种扶持政策:输送人才、集团培训、金融支持、股权激励、团队建设、医生的个人价值提升等都得通过系统的运营来解决。
如果有的牙医技术比较高超,一般上市企业会给其当老师的机会,当然了,也会支付对等的培训费用,这也是个人价值的体现,优秀的医生也可以参与医师团队,享受上市企业给予的股权激励政策。
传统的医院可以理解为医生的平台,好的医院,是首先有好的医生,好的医疗器械,这样才能体现医生的自身价值。但是对于口腔诊所来说,更是先有好的医生才能有好诊所,道理相同。
由于近两年资本开始进入口腔诊所领域,有些资历浅的牙医有心慌的情节,其实大可不必。在我看来,人也是有价格的,也具有资本的属性,你看的患者,不也是资本的一部分么?发展是需要过程的,所有的医生都是踩着患者的身体走上去的,好医生更需要长时间去培养的,资本无非是给了牙医一个更大的舞台,这里没有区域限制,更能体现医生自身的价值。如果说一个牙医转做管理了,那我可以负责任的说,这个人就不再是好牙医了。术业有专攻,把医院建设起来的人肯定不是什么有名的医生,而是设计师和建设工人才对,这个社会更需要摆正自身所处的位置,这样才能在一个领域越走越远、越精越专——
资本介入口腔行业的模式:
一、直接买断:
买的是口腔医院,这么做完之后,院长得到现金,医生怎么办就很尴尬了,相当一部分医生会流失,估计这么做大部分院长干活的动力都可能降低,同时患者也会大量流失,结局呢?问题在哪各位想过没?
二、直接自己投资开新的口腔医院:
这个是有钱的金主喜欢做的事,境内只有元老级别的人才敢这么玩,问题是医生在哪找?高薪挖?患者低价挖?质量呢?这样很容易亏损。如果你是口腔医生,你会选择开新店么?目前国内有多少张牙椅?空置率有多少?行业内的人都清楚,我这里不再浪费时间。
三、收购口腔医院+对赌条款+医生捆绑模式:
这种是前几个版本的升级版,目的是规避院长跑路的情况,也想绑定牙医,避免牙医的流失,如果院长经营不善,需要自己拿钱往里面填,医生的工资会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给基本工资(相对来说很低),一部分直接锁定到医院,作为信用抵押品,但是这么做了,大部分牙医的现金收入会骤降,生活质量也会大幅下降,人心呢?没了吧?一个团队要是人心散了几乎就可以预见将来了。
四、合伙制的模式:
与各个口腔诊所采用合伙制模式,口腔诊所可以自由决定去留,大家利益一致,共同登录资本市场,如果诊所想赚的多,自己就可以努力发展,我们的运营中心会用平衡基金会进行补贴,当然了诊所会赚的更多;如果自己业绩差的诊所,在资本市场赚的也少,整不好会被罚款处理;如果想跟着占便宜的诊所,会直接踢出系统,在资本的平台上更加透明、更加的公平。合伙制模式也是大家互助的模式,哪个诊所效益差,总部会尽全力帮扶,当然了,帮扶不是免费的,是需要从该诊所的股息收入上扣除,有奖有罚这样是不是更公平?
什么是合伙人上市计划?
合伙人上市计划就是所有参与者都采用合伙人制度,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伙人中途可以自由退出,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上市模式,但是合伙人不等于是大锅饭,不能抱着混的思维加入,合伙人制度会有平衡基金进行整体利益的平衡,对整体贡献大的合伙人会得到除自己应得的资本溢价外,还会得到额外的、非常公平的资本收入,对整体贡献是负数的很可能被剔除。
因为资本对于每个合伙人来说更具公平性。这种模式目前在境内上市公司中已经得到各方非常高的认可度(可以查看爱尔眼科上市模式)。
以我个人的视界看——
合伙制更人性化、更公平,大门敞开,你不想跟上市公司走了,可以随时退出,不捆绑,这样的结构其持续的经营能力非常强,但是想加入也是有门槛的(必须转为公司),甩包袱的可以绕行了,你的能力不行,资本市场也不欢迎你,这里是强者的地盘。以后也只有优秀的口腔诊所才能实现上市的目的,也才能真正享受到资本市场给予上百倍的资本溢价。
牙医属于这些年国家税务盲区,当然这种结构让牙医们赚了很多钱,一提到要缴税心里很不爽,在我看来这部分人可以直接忽略了,赚钱缴税是应该的,今天税务没查,不等于明天不查,2016年个税开始改革,个人名下账户的收入都需要缴税了,以前的翻篇了,那现在还想规避税务已经不可能了,那何不更务实些,人也需要有勇气去面对这个社会的。
现实中由于每个地区不同,税务的计算方式会有些差异,所以公司化处理也降低了个人的信用风险。
这里也有很多牙医非得研究明白资本市场是怎么赚钱的?
这里简单说就是,资本市场主要盈利的空间是用时间和市盈率,也可以说是赚未来和预期的钱。就像咱们牙医一样,你当初开诊所时知道开诊所一定赚钱么?我猜回答是肯定的,但是你说不清楚将来你到底能赚多少钱?但是资本市场可以明白的告诉你,将来可以赚多少,资本赚的就是这部分增值空间,你开一个诊所每年赚100万,如果让你开一千家诊所你一年能赚多少?再有就是你有能力管好这么多诊所么?你有这么多的优质医生资源么?
中国的特色是:
只能是非口腔行业的人才能把这件事处理好,牙医间的利益也没法在牙医之间进行平衡,目前看只有资本的公开、透明结构才能更好的平衡这些矛盾,因为资本类不会在乎所谓的名和表面的利益,资本看重的是时间的曲度和市盈率的变化。
还有一个实际问题,以我做的市场调查来看,口腔行业还有几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单纯和诊所进行松散的合伙人制度根本不现实。就像口腔诊所的公司办理、股份、股权激励、市值管理、财务制度、员工管理、技术培训、技术支持、多点执业——等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专门的运营中心来进行辅助,如果这类问题让口腔诊所自己做那是非常的纠结,会让牙医们非常头疼,所以我们采用的方式是承建一个独立的事业部来对各类客户进行各类问题的扶持处理,让客户们得到家人般的系统扶持,因为这些都是我们最擅长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