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首家口腔健康科普馆开馆,五大展区,让人憧憬“一口好牙”用终生

来源:网络 时间:2023/7/17

湖南首家口腔健康科普馆开馆,五大展区,让人憧憬“一口好牙”用终生

“湖南有了口腔健康科普馆啦!”今年5月31日,长沙五一大道上,长沙市口腔医院五一路院区(原中苏友好馆),湖南首家口腔健康科普馆开馆,这也是中部五省首家。

“口腔健康全身才健康,而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医院以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推进实施口腔健康促进行动以服务群众,在此基础上医院高标准建设了口腔健康科普馆。”长沙市口腔医院党委书记曾春明介绍,科普馆分口腔医学历史展区、健康教育展区、健康体验区、保健品展示区、设备实物展示区五个主题,多角度、立体化地展示口腔医学发展史和口腔健康的基本知识,在于改变“重治病、轻预防”的传统思维,实现“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长沙市楚怡学校二年级甲班的孩子们在口腔健康科普馆沉浸式体验当“小牙医”。董阳 摄

长沙市楚怡学校二年级甲班的孩子们在口腔健康科普馆沉浸式体验当“小牙医”。董阳 摄

口腔医学史展区

两位老院长来揭幕,深情回忆医院创业史

“在古代,中国科技史上有‘四大发明’,在口腔医学史上也有‘五大贡献’,如银汞合金、补牙唇裂修补和植毛牙刷等,推动着世界口腔医学的发展。”在口腔医学史展区,现代口腔医学湖湘往事的呈现,与世界口腔医学发展大事件交相辉映。

1906年,雅礼医院(湘雅医院前身)创建后,首任院长胡美博士,在长沙街头遇到唇腭裂患者,便带来雅礼医院治疗,形成湖湘口腔医学的起源。发展到1960年,湖南首家口腔专科医院长沙市口腔科医院(今长沙市口腔医院)正式成立。

“今天,我们是来为医院创始人‘谢仲达铜像’揭幕的。”曾担任长沙市口腔医院第五任院长的马秉权,今年91岁仍声如洪钟。开馆当天,与他同来揭幕的还有第七任院长段亚光。

“1984年,国家公布湖南省平均28.4万人才有一名牙科医生。”马秉权说,那时见到患者看牙,要半夜三更排队挂号,看正畸科要提前3年预约。场地小、医生少,看牙怎么不难呢?随即,他上报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请求解决“看牙难、正畸难、镶牙难”的问题。省委省政府最终决定,将原中苏友好馆1至4楼这块黄金宝地,无偿移交给长沙市口腔医院管理使用。

马秉权回忆,当时的医生,8小时上班拼命干,8小时之外加班干,常是脚踏牙钻车、手搓银汞坨,器械自已煮、石膏轮流炒、牙片自已拍,拍了还要动手冲洗……“这种拼搏精神,源于医院的创始人谢仲达。”

1943年,已获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牙医学博士学位的华西协合大学毕业生谢仲达,从四川成都来到湖南长沙行医。这位年轻人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后来成为长沙市口腔医院的创始人。

“谢仲达老师不辞辛劳,有时从早上忙到下午两点都顾不上吃饭,下午又接着干,他们的仁德仁术对我影响最大。”马秉权说。

“他为人正直、善良,病人不看完不下班。他的镶牙技术精湛,但从不以势压人,留给我们的是‘专业、仁医、敬业的情怀’。”段亚光说。

口腔健康教育展区

当年陆游白居易“牙痛”,很可能是急性牙髓炎

“口腔·诗”文化墙,是口腔健康科普馆一大亮点。

我国是诗歌王国,涵盖的内容极为广泛,其中关于写口腔的诗词有不少。比如在陆游看来,“龋齿虽小疾,颇解妨食眠”,龋齿(虫牙)虽是小毛病,却很妨碍吃饭、睡觉,晚上发作疼痛加剧,连上颌和面颊骨肉都勾连着痛。长沙市口腔医院五一路院区修复科副主任周静介绍,按如今的诊断,陆游是因龋齿引发了牙髓炎。那年代,他只能在深夜做诗感慨罢了。

“头痛牙疼三日卧,妻看煎药婢来扶;今朝似校抬头语,先问南邻有酒无。”白居易写的《病中赠南邻觅酒》,描述了他牙痛牵扯头痛、连日卧床、妻子煎药、要靠侍婢来扶才能坐起的情景,这也是急性牙髓炎发作的症状。

再如鲁迅先生,称得上是文学和文化界的“铁齿铜牙”,但现实生活中,他的牙齿“先天不足”,后天又接二连三遭遇失牙,加上喜欢吃甜食,30岁不到,牙齿就掉光了,满口义齿(假牙)。他晚年瘦骨嶙峋,与牙齿不好、咀嚼功能受限有很大关系。

这一展区,“人体模型”也吸引着观众。虽然口腔只是人体模型小小一部分,却提示人们不可忽视,尤其是口腔若感染细菌,可能增加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等全身疾病的风险。

展柜上方的墙上,是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口腔科普文章,涵盖保健预防、口腔内科、口腔急诊等内容。如果遇到牙外伤、龋齿、口呼吸等问题,都可在科普墙找到防治答案。

最耀眼的是超大电视屏幕下一行蓝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牙齿健康标准: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口腔设备实物展示区

口腔设备实物展示区

口腔健康体验区

小小牙医互动后决心认真漱口刷牙

“这里太好玩了,不但有动画片看,还可以学好多保护牙齿的科普知识!”在口腔健康体验区,长沙市楚怡学校二年级学生晓晓高兴地说。体验区让孩子们快乐地开展科普小实验、小小牙医互动、VR游戏等,寓教于乐,旨在向社会倡导“口腔健康从娃娃抓起”。

“截至2022年夏天,我们已成功举办九届‘青少年口腔健康科普夏令营’公益活动。”长沙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医学中心副主任曹培虹介绍,每一届活动,都迎来几百名小朋友和家长参与。近5年来举办了10场,受益学生、家长10000余人次。

通过“爱牙护牙”的现场打卡体验,组织小朋友观看《牙齿王国历险记》等趣味动画片,让小朋友初步了解正常牙齿的生理结构、牙齿的作用和护牙保健知识,促进孩子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口腔卫生习惯,赢得家长和孩子们的一致好评。体验完后,小朋友表示:回家要少吃糖,认真漱口刷牙,不给牙菌斑这个“坏蛋”留下一丝伤害牙齿的机会。

曹培虹说,医院组织的“健康宣讲团”,申报成为长沙市92个乡村“复兴少年宫”辅导员(团队),将面向农村中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开展丰富多彩的口腔健康、安全救护等主题宣讲。作为“国家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定点医院,近5年,共计完成公益窝沟封闭牙数15万余颗,封闭人数60000余人;牙齿涂氟8000余人,涂氟牙数15万余颗。

口腔保健品展示区

口腔疾病影响全身健康,关键在于预防

口腔保健品展示区,展柜里不同年代的牙膏、牙刷、牙粉、牙净等牙齿保健用品,让上了点年纪的参观者勾起对那个年代的美好回忆。

尤其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东方红”“金鸡”“红旗”牌牙粉,柠檬绿、水粉红的长方形老牙刷,“口香”“红云”“卫星”牌牙净,让人流连忘返,尽管很多品牌已悄然退出,但也有一些保留至今,并不断创新呈现。

长沙市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科主任朱丽雷介绍,口腔疾病影响全身健康。据《湖南省第一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2019年12月)统计结果显示,在全省65岁~74岁年龄组中,恒牙患龋率达98.5%,治疗率仅6.4%。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牙齿健康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制定了“8020”目标,即80岁时拥有20颗健康功能牙齿。中国标准为,65岁及以上老人拥有20颗健康功能牙齿。可见,“老掉牙”是个错误的认识。

牙齿健康关键在于预防保健。比如每天尽量刷牙3次,饭后3分钟,每次3分钟,每3个月换一次牙刷。定期到正规口腔专科门诊做口腔健康检查,早发现疾病早治疗。定期洁牙,每年1~2次。

口腔设备实物展示区

未来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变,“一口好牙”用终生

“不同历史年代的各类口腔诊断、治疗、修复工艺类等设备,推陈出新,昭示着我们口腔医学未来的发展趋势。”长沙市口腔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树生表示。

口腔设备实物展示区收集了最古老的设备,如脚踏式牙钻,1868年面世,样子类似老式缝纫机,它配合车针使用,钻速可达每分钟300转。观众还可扫描二维码,观看“80年代的牙椅”短视频。

而口腔放射锥形束激光CT(西诺德CBCT),是湖南第一台CBCT,于2001年引进长沙市口腔医院。该设备在诊断和指导种植修复、颌骨肿瘤、埋伏牙等口腔疾病诊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口腔综合治疗椅(西门子),是1990年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捐赠,湖南首批进口的大型口腔医疗器械,使用了17年。2001年引进的口腔综合治疗椅(菲曼特),则是使用最广泛的,机椅连体式的电动牙科椅,可以在牙椅升降的同时,保持手术灯、器械盘、痰盂等与患者同步运行,位置相对固定。

从实物谈到口腔医学未来的发展,长沙市口腔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谢辉充满信心地说,未来,数字化将向智能化转变,口腔机器人得到广泛应用;牙齿能“失而复得”,胚胎技术的发展推动牙齿再生,失去的牙齿重新“长”出来;全生命周期管理,生命的每个阶段都有专业的口腔健康管理方案,“一口好牙”用终生。

这就是医院高规格建设口腔健康科普馆的初心,是湖南口腔健康事业的一件大事,也是惠及湖湘百姓的一件好事。传播健康理念,让老百姓成为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是公立医院的社会职责;将科普馆建在原中苏友好馆文物建筑上,让地标性建筑与五一商圈融为一体,能极大地发挥科普教育展示功能;而面向社会公益开放,将给市民留下对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美好的记忆。

网站地图 手机版 电脑版 广告联系QQ:49881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