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异国相逢 | 布伦马克教授追思纪念活动在国际口腔医学博物馆举行
跨越时空的异国相逢 | 布伦马克教授追思纪念活动在国际口腔医学博物馆举行
7月3日-8日,骨结合理论的重要贡献者,布伦马克(Per-Ingvar Brånemark)教授的学生和合作者托马斯·阿尔波克森(Tomas Albrektsson)教授应邀来华进行学术交流访问。此行期间,他飞临西安,会见国际口腔医学博物馆馆长——布伦马克教授生前好友赵铱民院士,并代表布伦马克教授的亲友前往位于空军军医大学的国际口腔医学博物馆凭吊“现代口腔种植之父”布伦马克教授。7月6日,在庄重的博物馆布伦马克纪念厅,举行了布老追思纪念活动。阿尔波克森教授与赵铱民院士一起,为布伦马克雕像献上花环并鞠躬致敬,表达深切的怀念之情。
随后,在赵院士的陪同下,阿尔波克森教授详细地观看了博物馆,听取了关于博物馆建设的介绍。在复原的布老办公室里,他抚摸着这些熟悉的家具和照片,含着眼泪望着布老的塑像,深情地回忆他追随布老,和布老一起度过的日子。他说:“要感谢这座伟大的博物馆,感谢赵教授,保留了布伦马克教授留给我们的一切,让我重见了年青的布伦马克,想起与他共事的美好时光。”
艰难的研究之路
1967年,托马斯·阿尔波克森教授作为生物材料专家,前往哥德堡大学师从布伦马克教授,从事骨结合理论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布伦马克教授发现了“骨结合”理论,为此开始数十年的理论研究和临床技术创新。1965年,他为一位无牙颌患者实施了世界首例“骨结合式”种植牙手术,让种植牙真正走上了临床。
回忆这段时光,阿尔波克森教授感慨万千:“我与布伦马克教授共事60多年,在早年间,学术界总是不乏质疑与偏见,但是布伦马克教授始终专注研究,最终奠定了现代口腔种植学的基础。”
在开始“骨结合”研究17年、完成第一例种植患者手术12年之后,现代口腔种植学终于在1977年取得了标志性的转折。在经历了早期临床效果欠佳及口腔医学界的质疑抵制等挫折后,他初心不改、坚持不懈,凭借深入扎实的科学研究,口腔种植技术终于在1977年获得瑞典卫生管理部门的认可,并在1982年获得了国际学术界一致认可,现代口腔种植学从一条荆棘密布的小道,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阳光大道。现代口腔种植技术不仅惠及了牙齿缺失患者,还为颜面部缺损的患者带来了福音。今天,口腔种植已成为牙齿缺失修复的首选治疗方案,随着材料与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口腔种植学将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患者带来福祉。
种植学的中国情缘
布伦马克教授与中国结缘始于上世纪80年代。1988年,当时的中国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已盛于欧美的口腔种植技术在中国还未开展。为了解和学习这一技术,这一年,中国口腔医学界派出第一个由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陈青教授、司徒镇强教授、刘宝林教授、马轩祥教授组成的学习组远渡重洋,到哥德堡大学种植中心学习取经。在短短一个星期中,布伦马克教授团队倾心尽力地授课,中国学者们不知疲倦地学习。一周后,小组成员带着初通的技术和第一批种植体回到了中国,由此种植牙技术在中国播下了种子,这也标志着中国种植事业的一个新开端。
2000年,布伦马克教授应王兴教授、林野教授之邀参加第一届北京国际种植会议。在长达3小时的讲座中,他为参会的中国口腔医师详细、系统地讲述了骨结合原理以及口腔种植的临床技术。
基于对赵铱民教授的深厚友情和为他创建国际口腔医学博物馆的精诚所感动,2010年布伦马克教授分批将其珍藏的关于种植牙研究的部分文物捐赠给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博物馆。2012年,时任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赵铱民院长与种植科主任李德华教授赴瑞典拜访布伦马克教授,布老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将自己和研究所保存的与种植牙研究相关的1062件文物全部、无偿地赠送给他的好友赵铱民教授,永久保留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博物馆。这是一份莫大的信任和重托,也是对中国口腔种植事业发展的远大期待。
布伦马克教授为他热爱的口腔事业不懈奋斗,直到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仍然关注着前沿的理论研究,并提出了重要的论述与观点。阿尔波克森教授说:“很多年前,布伦马克教授给我讲了一个关于‘中国桥’的小故事。当时有医师对他说,种植体非常好,但是太贵了。你应该创造一个新的设计,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这项技术。”此后,布伦马克教授一直在思考这个方向,他想找寻一个更简单的治疗手段降低医疗成本,使更多的患者获益。他花费了很多时间和心力,研制出了简单适用、价格便宜的新的种植修复形式——“中国桥”。尽管这个设计还并非完美,却体现了布老心怀天下的大爱之心。
“跟随布伦马克教授的脚步,我从60年代第一位接受治疗的患者到今天,看到了时代的变迁,技术的进步。一直以来,我始终关注赵铱民教授和布伦马克教授的合作,以及对口腔医学发展做出的贡献。如今,你们发明的机器人也能很好的完成种植牙手术。每一位口腔从业者,每一位中国的牙医都感谢你们为种植行业带来的变革和技术革新。借此机会对你表示感谢!”阿尔波克森教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