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疗后的牙齿,正畸有风险吗?
根管治疗后的牙齿,正畸有风险吗?
正畸治疗是通过力的作用使牙齿和牙槽骨发生移动和改建,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牙根吸收的风险;如果是做过根管治疗(RCT)的牙齿就顾虑更多了,RCT牙齿再做正畸,是否会有不良影响呢?是否会影响根尖周炎的愈合呢?这也成为了许多临床学者的关注之处。
最近的一项研究给出了这样的以下结论:无论是否存在根尖周炎,正畸对RCT牙齿的预后都没有影响。希望这能为各位口腔医师的临床方案带来有意义的正向引导,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该研究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王霄教授团队,研究论文已于2024年8月发表于《牙体牙髓病学杂志》(J Endod)。
01
正畸牙移动不影响RCT预后
研究者纳入了100例固定正畸患者(48例男性、52例女性,年龄23~33岁),169颗RCT牙齿,接受正畸治疗的时间为2~3.2年,正畸前72颗有根尖周炎、正畸后80颗有根尖周炎。
通过锥形束CT(CBCT)测量根尖指数(PAI)和正畸牙齿移动(牵引距离+旋转角度):
• PAI反映根尖周炎的愈合情况,用于预后评估:
①对于正畸前CBCT-PAI为0的牙齿,正畸后根尖透射影直径<0.5mm视为愈合成功,>0.5mm视为愈合不良。
②对于正畸前CBCT-PAI≥1的牙齿,正畸后病变区域减小视为愈合成功,病变区域不变或增大均视为愈合不良。
③对于多根牙,如果其中一个牙根愈合成功,则视为该牙齿愈合不良。
• 正畸牙齿移动测量如下图所示:
A和C为正畸前后的CBCT重叠图;B为颊舌向移动测量;D为近远中向移动测量;TD指牵引距离(正畸前后解剖牙根之间的距离),RA指旋转角度(正畸前后牙齿长轴之间的角度)
研究结果显示,107颗(63.3%)愈合成功,62颗(36.7%)愈合不良。
无论牙齿本身是否存在根尖周炎,正畸的牵引距离和扭转角度均与RCT结果无显著相关性。RCT的质量才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其次是冠修复的质量:RCT根充不良[比值比(OR)为3.42,P=0.004]和冠修复不良(OR为4.40,P=0.031)的牙齿愈合成功率显著降低。
高质量的根充可以保证根管系统的充分密合和清洁,从而保证根尖周组织的健康程度。冠修复也在防止细菌侵入、保护牙齿功能和健康方面与根充具有协同作用。
其他纳入变量,包括年龄、性别、牙齿位置、牙周情况等,都与RCT预后无关。
02
RCT失败不是正畸力造成的
分析其中机制,既往相关研究表明,正畸对牙齿施加的力对于相关微生物群的活动性和致病性没有影响,也不会干扰它们形成生物膜的能力。因此,RCT牙齿如果在正畸期间发生治疗失败,不是正畸加力造成的。即便是RCT后仍有根尖周炎的牙齿,在本研究中也没有受到正畸的影响。
当然,也有人认为在极少数情况下,正畸可能导致根尖吸收,“打开”根尖周的微小根管或侧根管,其中的微生物导致根尖周炎激活。但是,这种罕见情况更应归因于RCT技术的局限性,而不是由正畸移动牙齿造成的。
最后请大家注意的是,本研究中仅评估了牵引距离和扭转角度这两个正畸指标,可能也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探讨正畸的力量(轻或重)和类型(连续或间歇)等原因对RCT牙齿的影响。
还需强调的是,在临床实践中对RCT牙齿进行正畸治疗前,还是务必要确保患者知晓可能出现的风险结果,毕竟关于正畸与RCT牙齿及牙根吸收之间的关系目前尚未达成共识。
原文题目:Effect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on the Outcomes of Endodontically Treated Teeth: A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