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种口腔外科常用的局部麻醉方法

来源:网络 时间:2024/2/24

8种口腔外科常用的局部麻醉方法

局部浸润麻醉

 麻醉区域   依手术部位及注射部位而定,上前牙区可以麻醉上牙槽前神经丛末梢神经束所支配的区域,包括牙髓、牙根区、颊侧骨膜、结缔组织和黏膜。

 进针点   依手术部位而定,牙拔除术麻醉的进针点为相应牙根尖上方唇龈黏膜转折处。

 进针角度   依手术部位而定,上前牙区牙拔除术麻醉时,注射器与牙长轴平行。

 进针深度  依手术部位而定,牙拔除术麻醉的进针深度约2~3mm(骨膜上方)。

 用药剂量   依手术部位而定,如果施行牙拔除术,麻醉用药剂量为0.5~2.0ml。

 麻醉步骤

(1)注射部位的准备:①用无菌干棉球擦干;②表面消毒;③表面麻醉。

(2)调整针头使斜面朝向皮肤、黏膜或骨面,行牙拔除术时,注射针头的斜面朝向骨面。

(3)绷紧注射区域及周围软组织。

(4)根据手术部位调整注射器的方向。

(5)在手术区域边缘进针。

(6)进针至手术设计的部位。

(7)回抽无血后注射(图1)。




图1  局部浸润麻醉注射方法



 麻醉失败原因及处理

(1)针尖低于牙根尖:在上颌牙根尖上方注射会产生较好的软组织麻醉,但牙髓麻醉可能无效或很差。处理:重新注射,将针尖刺入到根尖下方处。

(2)针尖离骨面太远。处理:重新调整进针方向,使之更接近骨面。

(3)麻醉药物注射剂量过小或注射未涉及全部手术区域。

处理:补充注射。



鼻腭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区域   硬腭前部、两侧上颌尖牙腭侧连线之前的黏骨膜及牙槽突,尖牙腭侧组织有腭前神经交叉分布。

 进针点   切牙乳头侧缘。

 进针角度   与牙长轴成45°向切牙乳头方向,刺入后调整至与牙长轴平行。

 进针深度   约5mm。用药剂量0.2~0.5ml。

 麻醉步骤

(1)注射部位的准备:患者头后仰大张口。其他准备同前。

(2)以45°朝向切牙乳头侧缘接近注射部位,并刺入切牙乳头。

(3)将注射针调整至与牙长轴平行,缓慢向切牙孔进针,进入切牙管直到轻轻地碰到骨面。

(4)回抽无血后缓慢注入麻药(图2)。





图2  鼻腭神经阻滞麻醉注射方法



 麻醉失败原因及处理

(1)注射针未进入切牙管或位于切牙孔外侧。处理:重新刺入,进入切牙管后注射麻药。

(2)上颌尖牙腭部组织有腭前神经交叉分布,如果麻醉不完全应补充局部浸润麻醉。


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口外法

 麻醉区域   注射侧的中切牙到尖牙的牙髓;上颌前磨牙牙髓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约72%的患者)及这些牙唇(颊)侧牙周膜和骨组织;下眼睑、鼻外侧、上唇。

 进针点   鼻翼外侧1cm处皮肤。

 进针角度   注射针与皮肤呈45°,抵骨面后向上后外进针约1.5cm。

 进针深度   进入眶下孔,抵达眶下管内。

 麻药剂量   1~1.5ml

 麻醉步骤 (图3)




图3 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口外法)注射方法



(1)注射部位的准备:患者头保持正位。其他准备同前。

(2)左手食指扪及眶下缘,右手持注射器,自鼻翼旁1cm处刺入皮肤。

(3)针尖触及骨面后,沿骨面按进针方向推进抵达眶下缘,寻找并刺入眶下孔,进入眶下管。

(4)回抽无血,注射麻药1~1.5ml。

(5)注射后用手指压迫注射部位至少1分钟。

 麻醉失败原因及处理

(1)上述麻醉区域均未麻醉:可能进针点过于接近或远离鼻翼,针尖未进入眶下孔处理:重新确定进针点,调整进针方向直至进入眶下孔,再注射麻药。

(2)上唇及鼻翼软组织麻醉而牙及骨组织未麻醉:针尖未进入眶下管或进入较浅处理:微调进针方向,使针尖进入眶下管0.5~1.0cm后再注射麻药。


口内法

口内法需牵引上唇向前向上,针与中线呈45°,斜面朝向骨面,在侧切牙根尖相应部的口腔前庭沟顶黏膜皱褶处进针,沿骨面缓慢向上后外推进直到和眶下缘轻微接触,寻找并进入眶下孔,回抽,缓慢注射麻药1~1.5ml,撤出注射器,压迫止血。


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区域   半侧硬腭后部,向前到第一前磨牙,向内到中线所覆盖的软组织。

 进针点   上颌第二磨牙腭侧,龈缘与同中线连线中外1/3交界处,腭大孔前方软组织。

 进针角度   针筒置于对侧口角处。

 进针深度   抵达腭大孔边缘骨面。

 麻药剂量   0.3~0.5ml。

 麻醉步骤 (图4)





图4  腭前神经阻滞麻醉注射方法



(1)注射部位的准备:患者头仰高,伸展颈部,大张口。其他准备同前。

(2)调整注射器的方向,从对侧进入口内,针成直角接近注射部位。

(3)缓慢进针,直到轻轻地碰到腭大孔边缘骨质。

(4)回抽无血后缓慢注入麻药。

 麻醉失败原因及处理

(1)进针位置过于靠前,腭后部分组织没有被麻醉。处理:调整位置重新注射或补充局部浸润麻醉。

(2)由于鼻腭神经发出的分支与腭前神经在第一前磨牙腭部有交叉分布,常导致该区麻醉不全。处理:可补充局部浸润麻醉或行鼻腭神经阻滞麻醉。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区域   上颌磨牙(上颌第一磨牙近颊根除外)及覆盖这些牙的颊侧牙周组织和骨组织。

 进针点   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侧前庭沟底。

 进针角度   注射针与牙长轴呈45°,向后上内方刺入沿骨面推进。

 进针深度   约2cm。

 麻药剂量   2~3ml。

 麻醉步骤 (图4)


图4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注射方法



(1)注射部位的准备:患者头微后仰,上颌咬合平面与地面呈45°,半张口。其他准备同前。

(2)调整针头使斜面朝向骨面。

(3)牵拉患者颊部及注射部位软组织。

(4)在上颌第二磨牙上方颊黏膜皱褶处进针。

(5)向上后内方向沿骨面缓慢推进,针尖顺上颌结节弧形滑动。

(6)进针到合适的深度,普通成人约2cm,儿童约1.5cm。

(7)回抽无血后注射麻药。

 麻醉失败原因及处理

进针位置不正确,太靠前、不够高或过于向后;也可能进针深度不够或被过大骨突阻挡。

处理:调整进针点、进针方向、进针深度,绕过骨突,重新注射。


上颌神经阻滞麻醉

翼腭管入路法

 麻醉区域   一侧上颌牙的牙髓及覆盖这些牙的颊侧牙周组织和骨,至中线的硬腭部骨、软组织,部分软腭和下睑、鼻侧、面颊、上唇的皮肤。

 进针点   同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进针角度   自对侧斜刺入腭大孔表面黏膜凹陷处,将注射器移至同侧,与上颌面呈45°,再刺入腭大孔,并进入孔内约3cm。

 麻药剂量   2~3ml

 麻醉步骤 (图6)




图6  上颌神经阻滞麻醉(口内法)注射方法



(1)使用25号长针,测量长针从针尖到针座的长度。

(2)注射部位的准备:同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3)注射器从对侧进入口内,针以直角接近注射部位。

(4)先完成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5)轻轻探查腭大孔的位置,确认后针缓慢进入翼腭管,深至3cm。

(6)回抽如果阴性,缓慢注射麻药,注射中多次回抽。

 麻醉失败原因及处理

(1)部分麻醉:主要原因是针尖进入翼腭管深度过浅(主要原因为注射角度不正确,针尖未能接近上颌神经)。处理:重新调整角度注射。

(2)注射针不能进入翼腭管。处理:退针至黏膜下,调整角度使针进入翼腭管内。


口外注射法

用25号长针,在距针尖5cm处置一消毒橡胶片,作为限制深度。首先标出颧弓与下颌支下颌切迹之间的中点作为进针点。注射时垂直进针直抵翼外板。调整橡胶片位置使之距皮肤约1cm,退针至皮下,针尖重新向上10°,向前15°,直至橡胶片标志处已到达翼腭窝。回抽无血时注入麻药。

牙周膜内注射麻醉

对于治疗单个牙或常规阻滞麻醉失败的情况下,牙周膜内注射麻醉是最好的补充麻醉措施。

 麻醉区域   注射区域骨、软组织、根尖和牙髓组织。

 进针点   患牙近远中之间。

 进针角度   平行于牙根。

 进针深度   约0.5cm。

 麻药剂量   0.2ml。

 麻醉步骤 (图7)



图7  牙周膜内注射麻醉注射方法


 麻醉失败原因及处理
(1)使用专用加压注射器。患者头部旋转到最有利于进针和视野最佳的位置。

(2)保持注射针稳定,调整针尖方向与牙长轴一致,必要时使针头适当弯曲。

(3)注射针针尖斜面贴向牙根,向根尖方向进针,直到遇到较大阻力。

(4)注入麻药,可以看到软组织局部发白缺血。麻醉失败原因及处理麻药量注射不足,可能为麻药流失或者阻力过大。

处理:更换注射点,重新注射直至注入0.2ml麻药。


下牙槽神经、舌神经、颊神经一次阻滞麻醉

常规注射法

 麻醉区域   一侧下颌牙至中线、下颌骨体及升支下部;半侧颊侧黏骨膜及半侧舌体和口底;舌侧软组织和骨膜。

 进针点   颊脂垫尖端、翼下颌皱襞中点外侧3~4mm处。

 进针角度   注射器置于对侧口角,与中线呈45°,注射针高于下颌咬合面lcm并与之平行。

 进针深度   2.5cm抵达骨面。

 麻药剂量   2~3ml。

 麻醉步骤 (图8)


图8  下牙槽、舌、颊神经一次阻滞麻醉注射方法



(1)注射部位的准备:患者大张口,下颌咬合面与地面平行。其他准备同前。

(2)拉开绷紧注射区的颊侧软组织。

(3)注射针与下颌咬合面平行。

(4)将注射器置于对侧口角,第一、二前磨牙之间,与中线成45°,注射针应高于下颌平面1cm并与之平行。

(5)进针触及骨面平均深度为2~2.5cm。

(6)回抽无血后缓慢注射麻药1.5ml麻醉下牙槽神经。

(7)缓慢拔针,退出约lcm,回抽阴性后,注入麻药0.5ml麻醉舌神经,继续拔针,针尖退至黏膜下时注射麻药0.5~1ml麻醉颊神经。

 麻醉失败原因及处理

下牙槽、颊、舌神经一次麻醉法是口腔局部麻醉最容易出现失败的麻醉方法,主要原因是针尖触及骨面的位置低于下颌孔或位于下颌孔前后,导致麻药不能进入下颌孔、过度高于下颌孔越过乙状切迹等。此外,下颌骨形态对下颌孔的位置也有较大的影响。

(1)下颌支宽度越大,下颌孔到下颌支前缘的距离越大,进针深度应适当增加。

(2)下颌骨弓越宽,下颌骨内斜嵴越容易对针头造成阻挡,使得针尖不能到达下颌孔,此时应将针管尽量靠向对侧磨牙后区,加大与中线的夹角。

(3)下颌角越大,下颌孔的位置会相对变高,注射时进针点应适当上移。如经调整重新注射仍无法奏效时,可采用Gowgates注射法。

如果被治疗牙齿或手术不是太复杂,也可采用牙周膜浸润或局部浸润麻醉。如果被治疗牙齿为切牙或手术在切牙区,有可能因为对侧下牙槽神经交叉分布支配造成麻醉不全时,可行骨膜上浸润或牙周膜注射麻醉。


Gow-gates注射法

 麻醉区域   同下牙槽、颊、舌神经一次麻醉法。

 进针点   耳屏下切迹至口角连线上,相当于上颌第二磨牙远中处,下颌支近中黏膜上进针。

 进针角度   注射器置于对侧口角,与中线呈45°,注射点高于下牙槽、颊、舌神经次麻醉法1~2.5cm。针头与口角到耳屏下切迹连线平行。

 进针深度   约2.5cm抵达骨面,位置为髁颈部外侧。

 麻药剂量   2~3ml。

 麻醉步骤 (图9)


图9  Gow-gates阻滞麻醉注射方法


(1)注射部位的准备:患者大张口。其他准备同前。

(2)注射器从对侧口角对准注射区。

(3)针头对准髁突颈部靶区。

(4)针管放在前磨牙区口角处。

(5)进针触及骨面的平均深度为2.5cm,如未触及骨面,调整方向直至触及骨面(髁颈部骨质)。

(6)回抽无血后缓慢注射麻醉药2~2.5ml。

(7)缓慢拔针,退出约1cm,即露出注射针1/2长度时,回抽阴性后,注入剩余麻药0.5ml麻醉舌神经,继续拔针,针尖退至黏膜下时注射麻药0.5~1.0ml麻醉颊神经。

 麻醉失败原因及处理

该方法成功率较高,麻醉失败多为解剖不熟悉,未触及骨面。

网站地图 手机版 电脑版 广告联系QQ:49881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