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2019 年12 月 6 日,我国著名病理生理学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院所长,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究员陆士新同志,在北京逝世。12月19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举办了追思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司长宋树立,我院院长赫捷、党委书记张勇、孙燕院士、原卫生部科技司司长肖梓仁以及陆士新院士的家属、生前的同事、朋友和学生等120余人参加了追思会。在此,刊登赫捷院长的回忆文章,以此深切缅怀陆士新院士。
惊闻陆士新院士逝世,心中非常悲痛。我国肿瘤防治领域失去一位病理生理学大家,我们失去了一位可亲可敬的师长。
我初识陆老师是1988年底。经我院胸外科张汝刚教授推荐到陆老师的实验室做研究生课题。那时,陆老师主要研究食管癌的发病机理,我的课题由陆老师确定为“食管癌myc基因表达与临床特点”。同在实验室的还有梁苑苑、郭永军等同学,我们几乎日夜都在为课题的研究忙碌着。当时,陆老师是院所长,既要做管理又要做研究,非常忙碌和辛苦。而真正体会到他当时艰辛的,还是在30年后自己也做了院长,同时也申请院士的时候,这是一种无法言表的辛劳与奋发向上的人生体验。
在陆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的课题研究顺利完成。之后,我又转到另一位大家吴旻院士的实验室继续新的课题研究。1992年我博士即将毕业,面临各种选择,当时出国学习是最热门的选择,我也申请到美国几所大学去做博士后。我找到陆老师请教,他当时表示,愿意推荐我作为NIH资金资助的候选人,我感动的心情难以表达。尽管后来因为我个人原因没有选择NIH资助,但是,陆老师的伯乐胸怀使我终生难忘。
虽然跟随陆老师学习的时间不长,但陆老师严谨求真和谦逊低调的做人做事态度却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不可磨灭。回望陆老师的一生,他的爱国情怀、不懈追求和执着坚守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作为科研人员,最首要的是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在陆老师的一言一行中,我们感受最深切的就是这种情怀。记得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了报效祖国,陆老师克服语言和生活的种种困难,以优异的成绩在罗马尼亚获得副博士学位,凯旋归来。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家外汇储备紧张,陆老师利用出国进修节省下的个人补助,为研究所购置实验仪器设备,最后还将剩余的美元全部上缴国家。
1971年,陆老师作为医疗队员奉派到“三不通”的河南林县。为了彻底解除食管癌对林县人民危害,他决心从铲除食管癌病根做起。在条件异常艰苦的林县,陆老师将县医院的客房大院改造成实验室;他走遍了林县姚村公社的村村户户,检测了一口口水井;收集了大量人的唾液、胃液与尿液以及各种粮食、酸菜等等样品,一一认真进行检测;他还把屠宰场当作实验室,经常在又脏又臭的环境下埋头工作。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通过艰苦的研究,陆老师系统地明确了食管癌亚硝胺病因,也让他成为“食管癌病因的揭秘人”,为林县食管癌发病率的下降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我们的科研条件、科研经费、科研水平都比从前要优越很多。但是条件好了,优秀的传统更不能忘。更应该学习陆老师那种“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豪情和勇气,用实践检验自己的成果,确保科研成果造福人类、造福社会。
一个人做好一件事容易,难的是一辈子坚持做好这件事,即言坚守的不易,这句话形容科研工作是再恰当不过了。我们常常看到科研成果取得时的喜悦和辉煌,却很少感受到这背后承受的枯燥和寂寞。陆老师就是那个能把“板凳做得十年冷”的人。陆老师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但陆老师直到去世前还在坚持做科学研究。年近古稀,陆老师仍然思维敏锐,在国内首次提出研究肿瘤干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对我国肿瘤干细胞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肿瘤病因学研究和肿瘤靶向治疗开创了新的思维与途径。耄耋之年,陆老师每天仍会在上午八点之前,准时出现在科研楼的楼下,这也成为肿瘤医院最受人尊敬的一道风景。陆老师身体力行的坚守让我们明白,凡事贵在专,贵在对一件事情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凡事唯有念念不忘,才能期待有所回响。所以,对于我们,尤其是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去除浮躁、沉下心来,摒除杂念,专心做好一件事。科研之路道阻且长,唯有如此,从来没有捷径。
如今,陆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治学为人的精神却永远感召着我们。愿陆老师一路走好,祥和安息!
我们永远怀念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