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宜兴市人民医院口腔科 ★ ★ ★
医院首页 关于我们 最新动态 专家团队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看牙价格 找 牙 医

口腔灶性上皮增生

来源:宜兴市人民医院口腔科 作者:2021/12/14 访问:1954次

口腔灶性上皮增生

疾病介绍

      本病由Heck于1961年首先报道,1965年由Archard命名。其特点为口腔黏膜多发性高起性疣样损害,主要发生在印度、北美、南美和格陵兰的爱斯基摩人。常呈小范围局部流行,个别报道有家族倾向。
    口腔灶性上皮增生 诊疗知识
    是否属于医保:非医保疾病
    传染性:该病不具备传染性
    多发人群:儿童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 —— 10000元)
    治愈率:40 %
    治疗方法:
    相关检查:免疫病理检查,皮肤涂片显微镜检查,细胞组织化学染色
    常用药品:维A酸乳膏
    治疗周期: 暂无相关资料
    治疗周期: 暂无相关资料
    就诊科室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有些学者在皮损部位发现核内颗粒,其大小及形状与HPV相一致,且有人确定此病毒是HPV-1,但亦有人认为与遗传有关。现已确定本病的发生与HPV-13,32有关。 二、发病机制 现已确定本病的发生与HPV-13,32有关,而且此类病毒仅感染口腔。感染阴道和皮肤的病毒同样可感染口腔,HPV-6,11,16亦曾发现于口腔疣样病灶。
    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并发症说明

    一、症状 多见于儿童,口腔内可见有多发、柔软、白色、散在的丘疹、结节和疣样损害,直径2~4mm,皮疹亦可互相融合,好发于唇、舌、齿龈及颊部,病程慢性,常可自然缓解。 二、诊断 根据其多发融合丘疹性损害、发生部位及慢性进展特点,诊断不难。
    症状说明

    一、症状 多见于儿童,口腔内可见有多发、柔软、白色、散在的丘疹、结节和疣样损害,直径2~4mm,皮疹亦可互相融合,好发于唇、舌、齿龈及颊部,病程慢性,常可自然缓解。 二、诊断 根据其多发融合丘疹性损害、发生部位及慢性进展特点,诊断不难。
    诊断鉴别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治疗

    一、治疗 无特效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维A酸类局部或全身用药可能有效。个别增生较快的结节可用冷冻、激光或手术切除,并送病理检查。 二、预后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护理

    1、要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还要多饮水,至少每天要饮1000毫升水。 2、适当减压,放松精神,避免过劳保证充足睡眠很重要。
    饮食

    相关阅读 如何治疗口腔灶性上皮增生 口腔灶性上皮增生如何护理 口腔灶性上皮增生的并发症 更多疾病食疗方法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本站内容采集于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

网站地图 手机版 电脑版 广告联系QQ:49881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