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槽嵴严重吸收总义齿修复
老年人下颌牙槽嵴严重吸收的总义齿修复体会(转)对于牙槽骨严重吸收的下颌无牙老年患者,进行义齿修复是口腔临床上的一大难题。多年来,国内外口腔医师,采取了很多方法来提高其修复效果[1,2]。作者在临床工作中,也常遇到一些下颌牙槽嵴严重吸收,甚至与口底平齐的患者,从1996年至今,共修复16例。针对老年人特点,采取以下相应措施,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6例下颌牙槽嵴严重吸收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9例,平均70.1岁。其中6例患者系拔牙后长期未进行修复,10例患者有过下颌总义齿修复史,但效果不佳。
2.修复方法
2.1二次印模法取模。
2.2 根据病人牙槽嵴吸收程度、颌面部情况以及病人是否感觉舒适,适当降低下颌垂直距离,一般可将其降低2.5mm左右。
2.3 尽量扩大基托的伸展范围。但以不影响舌体活动、吞咽运动和病人无恶心感觉为准。
2.4 排牙时,后牙应选用半解剖或非解剖式树脂牙,上、下前牙排成浅覆合,下前牙可稍排向舌侧,后牙尽量排在牙槽嵴顶上。
2.5 颊侧基托磨光面形成略向上的凹斜面,基托边缘在牙槽嵴粘膜与唇颊、舌粘膜反折线区适当加厚,形成圆钝形。
3.结果
16例下颌总义齿修复的患者进行随诊观察1-5年。16例患者均坚持戴用,反映固位好,不脱位,可咀嚼普通食物,颌面部形态恢复较好,临床效果满意。
4.讨论
在设计及制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 充分利用病人口腔自然解剖区域,尽可能全面增宽义齿唇颊、舌侧基托,从而增加了义齿与组织接触面积,加大总义齿的吸附力。② 下颌无牙颌患者,对下颌的空间位置有非常灵敏的感觉,对其原舒适位置有一定的记忆和判断能力,所以在求颌位关系时应以病人是否感觉舒适为判定标准。使定位合平面略偏向下颌,有利于下颌总义齿的稳固。③ 全口义齿具有组织面、咬合及磨光3个面,这3个面在义齿稳定及舒适上,各有其独立及重要作用。随着牙槽嵴丧失越多,义齿的组织面就越小,义齿的固位与稳定,就更有赖于磨光面外形和人工牙位置的排列[3]。排牙时不能机械地按牙槽嵴顶排牙,而是按牙槽嵴吸收的程度和周围解剖关系变化,结合外形与功能的要求调整排牙[4]。
总之,牙槽嵴条件虽然是下半口总义齿修复的重要因素,但并非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曾剑玉等人研究证明[5],牙槽嵴条件的优劣与总义齿的固位力,咀嚼效率及全口义齿满意度,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若临床修复医师,对大多数牙槽嵴条件差的老年患者进行修复时,每一步骤,每一环节都进行良好的设计与精心的制作,是可以达到较好的修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