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医界的浮躁心态
近些日子,德国一著名牙周教授来讲课,谈及深度洗牙的问题(专业名称:刮治),他认为刮治过程不应该强求一次完成,而应该先做一些初步的刮治,一周以后再进行二次刮治,或者更多次的治疗。理由大概是:初步刮治以后牙龈炎症有所消退,有利于二次刮治时能够更有针对性,同时医生操作能够取得更加好的视野。(就是医生能够直视患者的病灶进行操作)。当时,我国一著名牙周教授就发表了反对意见:此一做法在中国不大可能实际操作。理由也很充分:1)中国患者没有这个耐心;2)中国医生没有这么多的时间花在一个病人身上;3)收费出现问题:是应该收一次刮治的费用?还是多次的?
此中国教授为我们共同熟知,在谈及他时,同学就说了这个事情。
同学在美国8年以后刚刚回国。比较反对此人的言论,认为他考虑的均为非专业层面的问题,作为中国牙周方面的权威之一,不应该太关注于非专业方面的问题。同学由这一话题延伸开去——认为,目前中国整个口腔业界已经陷入一种“浮躁”的思潮,每个人关注的都不是自己应该关注的问题。
昨天回到家,睡觉之前,回味与同学的交谈。觉得很有思考的必要。
我另外有个同学从美国回来,谈及美国同行:其实美国的牙医也不是会赚很多的钱,但被认为是最受羡慕的职业之一。理由是1)他们生活基本无虞,基本不会有生计问题,一家诊所可以养活一家人。2)他们有充足和自由的时间可以享受生活。3)他们帮助患者获得健康美丽的牙齿,自己心里有成就感,患者对他们有感激尊敬之情。
所以美国牙医基本上有自己的牙科诊所,执业牙医很少就职于大型的口腔医院或者口腔连锁机构。
反观国人,很多优秀的牙科医生都供职于大型口腔医院,原因可能很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优秀牙科医生的追求也许没有“给病人看病”那么简单。也许更多关注的是所谓的职称和学术地位;更多关注的是怎样赚到更多的钱。怎样把自己的医院或者科室(我国优秀的牙医很多是医院或者科室领导)做大做强,或者发展连锁经营,实行资本运作。
看来我同学说得没错,我们的牙医,特别是优秀的牙医需要关注的东西太多,我们的心太大了。老老实实地做自己的专业真的很难。我们没有办法不浮躁呀。
也许不是我们一个牙医界有这样的问题,整个中国都有这种心态。不过至少,我觉得,在专业领域,或者科学研究领域还是应该少有这样的心态。正如上文所涉及的那个德国教授整天关注自己的专业,整天探讨的是专业问题。学术研究肯定能够深入,这样的人多了,医学肯定能够发展,患者肯定会得到更好的服务。而我们的牙周权威可能关注的事情很多,视野非常宽广,可能没有多少时间来关注专业问题,可谁来真正关注这些专业问题呢?难道是权威的研究生们?研究生也要毕业,要当权威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