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医疗机构至少5年回收成本好看不好用
日前,北京市卫生局发布一份《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其中跟以往不太一样的是,指出本市需要新建医疗机构时,优先安排社会资本进入,凡是社会资本能办的,政府不再举办;多主体同时申请时,可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确定举办主体。
据悉,北京市卫生局的这一份文件,是在之前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民营资本和外资资本投资于医疗行业。
据悉,目前的中国医疗服务行业现状,有很多投资机会,然而回报却不太能让投资者感到满意。
医疗服务存在很大投资空间
据了解,民营的医疗机构数量虽多,但提供的服务占整个行业的比重与其数量不相匹配。根据中国医院协会的统计,在医院数量上,民营医院占据了三分之一,公立医院占据了三分之二。虽然民营医院在数量上已经不少,但其床位数只占11%,医疗服务总量只占10%。同时,民营医疗机构在服务能力上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为此,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李洪山表示:“民营医院在卫生资源总量、服务总量也在三分之一时才是比较合理的。我们的政策是以公立医院为主导,民营医院为补充。不过,目前民营医院在服务能力上还不能对公立医院形成补充。因此,社会资本在医疗服务市场还是有很大空间的。”
有外资私募投资人对记者表示,目前中国医疗消费的主要对象是中老年人,超过45岁以上慢性病的发病率是65%,这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有非常好的经济能力,有强烈的消费需求,然而,现在中国好的公立医院相对于这种旺盛的需求来说数量极为有限,所以在有些地方即使有钱得到的医疗服务也不能尽如人意。这种巨大的供需缺口对于他们来说,即是存在可观的投资机会。
现有投资回报率不如人意
但是,与公立医疗机构有所不同的是,社会资本要举办医疗机构的话,对于投资回收周期和获利速度是有所要求的。而医疗服务行业在这两个指标上,与IT等行业相比,让很多投资者觉得不太满意。
ID G资本合伙人余征坤表示:中国很多公立医院,每天的门诊都是门庭若市,但是细细算下来,利润率不过只有6%而已。私立医疗机构同样存在盈利能力不足的问题。以和睦家为例,作为如此知名的医疗机构,其盈利能力也并不强。
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根据他们掌握的数据推算出,目前在北京或上海,建一所医疗机构,收回投资成本至少需要5年时间,而且之后每年的利润率也不会超过15%,这对于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很多私募或风投来说,是不太能接受的一组数字。
另外,该人士声称,如果要缩短投资回收周期和提高利润率,医疗机构必须在不降低收费的情况下,扩大其消费人群的覆盖面。比如说,目前很多外资或民营医疗机构主要面向高端人群,如果能将消费群体拓展到中等收入人群的话,利润率的提升将很可观。但是,这需要医疗保险体系的配合,另外,也需要改变目前行政体制对医生的束缚,使得这些非公立医疗机构能够招到更多优秀的医生。
另外,与IT等私募与风投扎堆的行业相比,医疗行业缺乏合理的退出机制。有基金投资人担心,大量的资本投资于医院之后,最终却不能实现上市,作为金融资本来说,无法通过上市合理退出就无法实现基金的本来目的。而目前的政策法规,实际上是不太鼓励医疗机构上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