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根管治疗期间根尖部疼痛的原因
摘要目的:研究根管治疗期间根尖部疼痛的原因。方法: 对289例病人327颗根管治疗的牙齿进行临床观察,统计分析。结果:49颗牙(15%)发生了根管治疗术中、术后疼痛,其中死髓牙、后牙发生疼痛的比例较高。根管预备时器械超出根尖孔可导致根尖急性炎症。结论:根管预备时器械超出根尖孔将根管内的感染物质或碎屑推出根尖孔可能是导致根管治疗期间根尖急性炎症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根管治疗 疼痛 根管预备
根管治疗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最为有效和最常用的方法,临床效果确切,远期效果良好。但在根管治疗的术中、术后有时会发生程度不同的疼痛反应,甚至少数患者发生了急性的根尖炎症反应,影响了治疗效果和病人的配合,本研究通过对临床病例的分析,探讨发生疼痛的原因。
1 材料和方法
对数年来所做的289例根管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其中女性135例,男性154例,患者年龄16~68岁。共观察了327颗牙齿,其中前牙128颗,前磨牙120颗,磨牙79颗,牙髓炎160颗,牙髓坏死140颗,外伤牙27颗。
对于急性根尖周炎的患者,首次就诊给予开髓,根管清理,服用消炎药物,待急性炎症消退后,第二次就诊即行扩根管,根管封入消毒药,然后第三次就诊即去除封物,根管充填。 对于慢性根尖周炎的患者,采用二次法根管治疗,即第一次扩根管,封消毒药物,第二次去封物,根管充填。
对于慢性牙髓炎或外伤露髓牙采用一次法完成根管治疗。
疼痛分级:
轻度:轻微咬合痛或感觉稍有不适,无需服用药物,1~2天后疼痛自行消失。
中度:较明显的疼痛,不能咬物。
重度:剧烈疼痛或疼痛难忍,可伴有牙龈或颌面部肿胀。
2 结果
在327颗根管治疗的牙齿中,有49颗牙(15%)在根管治疗术中、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疼痛反应。具体情况见表。
49颗牙术中、术后疼痛程度、诊断和牙位(颗、%)
疼痛程度 诊断
牙髓炎 牙髓坏死 其他
牙位
前牙 前磨牙 磨牙
轻度 22(44.9) 11(22.4) 02 6 14
中度 13(26.5) 13(26.5) 01 5 7
重度 14(28.6) 14(28.6) 01 4 9
合计 49(100.0) 38(77.5) 04(8.2) 15(30.6) 30(61.2)
在发生术中或术后疼痛的49颗牙中,通过术中摄片,大多数均提示扩根管时扩大针已超出根尖孔。
3 讨论
从上述表格中可以看出,牙髓坏死的患牙作根管治疗时术中、术后疼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牙髓炎的患牙作根管治疗时术中、术后疼痛的发生率,这与有关文献报道一致,这是因为牙髓坏死的患牙髓腔内细菌、坏死物质、毒素较多,根管预备时有可能将这些物质推出根尖孔。
另外,表格中提示,后牙根管治疗后疼痛的发生率比前牙高,这与有关文献的报道也一致,这是因为前牙的根管较粗、较直,预备根管较后牙容易,根管预备器械不易超出根尖孔,而后牙恰恰相反,根管形态复杂,又含细小、弯曲之根管,根管预备时稍有不慎器械即会超出根尖孔,将根管内的坏死物质、细菌、毒素等推向根尖区,导致急性根尖周炎。
在发生疼痛的49颗牙中,通过术中摄片,提示大多数牙扩根管时扩大针曾超出根尖孔。这说明根管预备器械超出根尖孔是引起根管治疗术中、术后根尖部疼痛的重要原因。
为了避免根管治疗术中、术后根尖部的疼痛,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应注意如下几点:①应经常在离体牙上预备根管,反复而经常感觉根管预备器械达根尖孔时的手感,在临床操作中,结合摄片应将根管工作长度测定得非常准确,从而避免根管预备时器械超出根尖孔。②操作应轻柔,必须扩根管与冲洗根管交替进行,将根管内的腐败物质、碎屑等冲出,但冲洗时又不能压力过大,以免将感染物冲至根尖孔外。③封入的药捻或棉球不能太潮,应将药液吸干后封入,暂封又不能压得太紧,以免激惹根尖区组织。④对于有尖周炎疼痛症状的牙不应在行根管预备后即刻封闭髓腔,长期呈开发状态无瘘管的死髓牙第一次治疗不宜在进行彻底的根管预备后同时又封闭髓腔。⑤对于根髓无感染的牙髓炎的患牙以及外伤新鲜露髓牙可以考虑行一次法完成根管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