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医生提醒:刷牙一定别漏了这个地方
牙科医生提醒:刷牙一定别漏了这个地方
刷牙这件事我们天天都在做,但是刷舌头却鲜有人知。其实,洗舌头应该与刷牙一样,成为每天的例行公事。
《生命时报》邀请权威专家,教你正确清洗口腔,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菌死角”。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口腔科主任 陈世璋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 刘斌杰
不刷舌头,疾病从口入
我们的舌头肩负着说话、咀嚼、吞咽和辨别味道等重要功能,是口腔甚至身体对外联络的“窗户”,可舌面上许多小的突起乳头,高低不平,极易成为藏匿病菌的温床。
加上舌头自身的黏膜细胞代谢,以及每天不断地空气接触、食物吞咽,都会让它沾染污垢,产生舌苔。
如不注意定期清洗,舌苔上的细菌便会悄悄生活在舌头细缝里,并逐渐侵害到牙齿、牙龈、咽喉,引发口臭,严重者甚至会诱发口腔、呼吸道等疾病。
临床工作中发现,舌苔很厚的人通常都有口臭。
通常情况下,健康的舌面颜色应是粉红色,且覆盖一层淡淡的白色。如果颜色有变,甚至从淡白色变成了黄褐色,说明舌苔已经非常厚了,必须及时清洁。保险起见,每天清洗可将风险降到最低。
刷舌头的正确打开方式
清洁舌苔可用专门的刮舌器,也可用软毛牙刷清洗。
具体方法
伸出舌头,从舌面后1/3处开始,从后向前轻刮。
不可用力,以免伤害到舌乳头。
每刮一次记得用流水漱口,每次刮2~3下即可。
如果是用牙刷,应在靠近舌的中间部分,用刷毛轻轻刷洗。
有些人清洁舌苔时会有恶心、作呕等现象,可能是慢性咽炎、软腭肿胀或增厚、腭垂过长等导致,在刮舌器、刷毛接触到舌根、软腭、咽壁时,咽反射过于敏感,出现不适。
建议这类人群可先到医院检查确诊,并治疗原发病。如对洗舌反应过于敏感,也可坚持每天进餐后及时漱口,最大程度保证舌面清洁。
3个常见错误,刷了等于白刷
清洁口腔是一门技术活,除了忘记清理舌头,你还可能忽略一些小细节。有的人天天刷牙,还是会牙龈流血、有口臭、长蛀牙……刷而无用,与你的刷牙方法有关。
刷牙次数不达标
除了早晚刷牙,最好是每顿饭后刷一次,如果没有条件,也应用清水漱口,其中晚上刷牙尤其重要。
如果夜间睡前不刷牙,白天进食后留下的食物碎屑与残渣就会积存于齿缝和牙齿沟裂内,成为细菌生长繁殖的温床。
此外,由于夜间口腔咀嚼与语言活动停止,唾液分泌也大大减少,造成口腔自洁功能的减弱,更有利于细菌的大肆繁殖,发酵产生的酸也会腐蚀牙齿。
刷牙时间太短
调查显示,八成多的人刷牙时间不够。刷牙绝不是例行公事,时间不够长,刷了也等于白刷。
牙膏除有按摩清洁作用外,尚有杀菌和其它多种保健功能,牙膏与牙齿接触不充分,接触时间过短,将不能完全发挥其功能作用。
每次刷牙时间最好在3分钟左右,使牙齿处在较高浓度的氟环境下,提高其表面的抗脱钙、防龋能力。
不勤换牙刷、牙膏
刷牙后,应以清水反复冲洗牙刷几次,甩干刷毛,将刷头朝上放置于通风处。牙刷刷毛变形或使用三个月左右应更换。
除了要定期换牙刷,人们还应该定期更换牙膏。否则会因为牙膏成分的单一,导致口腔内菌群失衡,出现口腔耐药菌。(记者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