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整牙热”乱象调查:正畸标准模糊,投诉率翻倍,患者维权难

来源:网络 时间:2019/8/15

成人“整牙热”乱象调查:正畸标准模糊,投诉率翻倍,患者维权难

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成人正畸的案例在不断增多。

24岁的翟天,最近在微博里更新着她在新加坡旅行的美照,明黄色的吊带和海绵宝宝似的笑容出镜率最高。而在她以往的照片里,笑容的常态是抿嘴或是微微露齿,就连衣着也略显拘谨。

“觉得自己的牙不整齐,都有点不自信,不敢放口大笑。”这是牙齿矫正之前的翟天常无意冒出的想法。

时常逛社交媒体的翟天“看到网红做了口腔正畸之后都变好看了”。她坚信,牙齿矫正后也一定会变好看。

今年5月底,翟天走进西安一家私人口腔诊所,选择了疗程只需4个月,使用进口材料(隐适美),但价格稍贵(约3.2万元)的牙齿矫正方案。戴了8副隐适美之后,翟天的牙齿和脸型都有了肉眼可见的变化,牙齿正朝线性排列,两侧的咬肌也缩小许多。现在笑容也成了翟天的拍照神器。

在这个看脸的社会,像翟天一样想通过整牙变美的普通人绝不在少数。2019年6月和8月,#90后整牙破产了#和#带牙套是什么感受#在微博上成为热点话题。后一话题阅读量2.4亿,讨论贴2.6万。其中前8跟帖中有3条内容都涉及整牙变美。

然而,整牙真的能让人变美吗?判定美丑的标准又是什么?“整牙热”的背后到底是爱美人士主动为之,还是肆意的商业营销催生的?

事实上,不断攀升的高投诉率却揭示了成人“整牙失败”存在高风险,而这样的风险又要谁来背锅?失败后想要维权的患者又因取证难和鉴定标准模糊而举步维艰。对于行业来讲,想要正畸市场保持热度,也许也该让市场自己正正畸。


看脸的社会催化了“整牙热”?

在西安一家口腔专科医院里,正畸科的侯医生正在为一位约莫20岁的女孩设计牙齿矫正方案。女孩在一旁多次强调了“想变美,想笑起来好看”的诉求,而侯医生似乎也司空见惯,淡定地测量牙模,分析X线片,确认牙齿排列、牙齿咬合以及上颌骨和下颌骨关节的状况,节奏平缓地介绍多个矫正方案、所需的时间金钱成本以及可能达到的效果。

在侯医生接诊的案例中“成人正畸的占比还是比较小,以20岁左右、想要通过整牙变美的年轻女性为主”。

“但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成人正畸的案例在不断增多。”

运营口腔医疗诊所超十年的王建清对口腔医疗市场的发展趋势似乎更加敏锐。他善于分析,爱用数据说话。对于网络上随处可见的整牙广告,他用“整牙热”一词来形容。他表示,“整牙热”是正畸市场进入极速扩张时代的具体表现。类似的判断也曾被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业委员傅民魁在18年前下过。“可以预料,21世纪我国口腔正畸专业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王建清透露除了越来越多追求美的成人不断地尝试正畸外,一个正畸项目几乎等于100个洗牙项目的超高营业额也不断刺激着口腔医疗机构主动推介正畸业务。所以“正畸业务基本上是任何一家口腔医疗机构的核心业务”。

“从全年来看,正畸业务收入在总收入的占比能达到20%~40%之间。”

中国具有代表性的(A股)上市口腔医疗机构——通策医疗在其最新一期的半年年报中的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其正畸业务收入占比第一的排位始终如一。2019年上半年年报显示,通策医疗的正畸业务收入为1.5亿元人民币,约占总收入的62.5%。

平安证券在2019年3月口腔系列专题报告中测算出目前我国正畸市场规模在250亿元左右。长期来看,潜在空间可达到2000亿元级别。而20~34岁的成人正畸的市场空间约是5~19岁青少年的1.44倍,所以成人正畸的潜在空间可达1180亿元级别。

成人正畸市场的黄金时代即将来临。


人红是非多,市场热了也容易出岔子

正畸失败案例似乎在网络世界里,俯拾皆是。然而,这些正畸失败案例是真的失败了吗?

在侯医生眼里,答案是否定的。大多数患者整牙的目的是为了变美,而变美的标准却没有统一的答案。“从医生的角度看,整完之后,你的牙齿和面部改变的情况符合了医学的审美标准。”医学的审美标准也许并不符合每个患者自己对美的定义。“所以整完之后不一定会觉得自己变得更好看了。”

知乎搜索关键字“正畸失败”,出现的第一条词条“有没有整牙后变更丑的案例?”也正呼应了候医生的答案。

而医生所理解的变丑,可能就是成年人整牙常见缺陷--“牙套脸”。很多成年人会发现,与正畸前相比,脸颊两侧似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凹陷。

不同于对美丑的争辩,翟天疑惑自己牙齿矫正是不是失败了则是出于对功能性的考量。正畸后翟天的牙齿“老塞肉、塞菜,而之前几乎不塞牙”。几乎餐餐顿顿离不开牙线。她的主治医生告诉她,等牙齿排齐后牙缝缩小,“但不可能像之前那样了”。

迄今为止,中国口腔正畸的发展不过70年,与发展逾百年的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差距。而对于起步较晚的成人正畸来说,更是如此。对于成人正畸可能风险仍需更长足的研究。

长沙雅美整形美容医院口腔美容中心主任,正畸、种植美容主诊医生周权曾探讨了成人正畸的可能风险:包括牙疼、牙齿松动、牙间隙变宽、咬合问题等。为此周权建议在治疗方案设计时,医生需要预测并告知患者可能存在的风险。

正畸医疗的风险到底有多大?王建清从口腔医疗诊所的管理者角度表示,从投诉率上看,“口腔专科机构的投诉率约5%左右,一些综合性医院或者医美机构的正畸科,投诉率可以翻到10%以上。”

“可以猜想成人正畸案例的增加与正畸手术投诉率的增长存在直接关系。”

除了成人正畸本身存在的风险外,医生正畸技术的娴熟程度也直接影响着正畸手术的成败。对于王建清来说,一个正畸医生要独立完成200例正畸顾客才能算入门级,而一个优秀的正畸医生,则需要独立完成500例正畸顾客以上才能叫合格的正畸医生。如果真正按这个标准来算,那么“培养一名合格正畸医生的速度永远跟不上这个时代对正畸(医生)的需求”。

所以,现实情况则如候医生所描述的,口腔正畸医生没有所谓的入门门槛,也没有判定口腔正畸医生是否专业的统一标准。只需要拥有一张医师资格证,再进行一些继续教育培养,就能成为一名口腔正畸医生。甚至是去上几天到几个月不等的零基础速成班也能成为一名正畸医生。

中国口腔正畸医生的从业“准入门槛低,技能要求高,就容易激化医患矛盾”,王建清指出。

而对于正畸科的开设标准也同样很低。一名口腔医疗诊所的管理人员表示:“只要能开口腔机构的,正畸科都能批的下来,这种情况99%。”只要配备一台价值10万元左右的全景机和拥有医师资格证的正畸医生,并获得当地主管的卫生机构批准就能营业。

“准入门槛设高些 ,这种矛盾(医患矛盾)就会降低很多。”


投诉、吐槽,揭露正畸纠纷维权之艰?

几年前的一场加剧医患矛盾的“舆论大秀”,足以成为现在正畸行业的前车之鉴。但正畸行业同样面临事件处理与舆论应对的挑战。

王建清多年的行业经验告诉他,正畸行业很特殊,“正畸就是跟牙齿、颅面还有面部神经学有关系,出现问题时不至于致死致残。”所以因为正畸医疗纠纷闹上法庭的很少,90%以上的纠纷都是双方协商处理的。协商的结果大多时候都是医疗机构退款,即“花多少钱,退多少钱”。

另外,由于“正畸纠纷不致死不致残”,国家对正畸纠纷不够重视,因而到目前还没有一个正式统一的鉴定标准,让某些鉴定机构的鉴定报告被疑缺乏公正性。正如在刘晔律师分享的一起维权案例中所描述的:“在口腔正畸事故鉴定中,三位鉴定人中,竟无一人是精通口腔医学的临床医生。”最终,导致患者和律师都对鉴定结果的公正性存疑,进而对判决结果存疑,对司法失去信心。

所以,即使少数走司法程序的医疗纠纷,也可能因为没有正式统一的鉴定标准,而失去法律维权的真正意义。

而当患者与机构选择协商处理时,医疗纠纷律师包艳玉提醒患者,在法律上维权成功的关键在于证据充足。所以,在口腔正畸领域,患者若是在正规医院就诊,应当保留缴费发票,和事前拍摄的X线投影测量影像,以方便取证。

另外,若与公立医院事前签订了风险责任书,但正畸效果仍然不如预期(如肉眼可见的两颊肌肉严重萎缩,牙根出现严重吸收,发生颞下颌关节紊乱),需要提供第三方机构的鉴定书,确认因果关系。

而在某些民营口腔机构中,由于操作流程不规范,可能在缴费凭证和对比正畸前后结果的取证上比较有难度。所以她建议患者能与机构在事前订立合同,并在合同中将正畸效果具体化;其次,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确定正畸后一段时间内的效果保持,以及保持器佩戴期限;再明确付款方式,以及赔付退款比例等;最后,节约诉讼的时间成本,最好在合同中约定双方如果有纠纷,所有文书一切以某个地址为准,如果没有书面通知变更,一切仍以上述地址为准。

另外,包律师特别提醒在口腔正畸中,正畸效果的好坏和医生的技能水准有强相关关系,为此当患者选择该位医生时就建立了一定的信任关系。为此,当有证据证明正畸失败与医生方案设计有因果关系时,患者本身也应当承担一定责任。

本站内容采集于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

扫一扫
网站地图 手机版 电脑版 广告联系QQ:49881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