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耗材集采后大打“价格战”,物美与价廉如何兼顾
口腔耗材集采后大打“价格战”,物美与价廉如何兼顾
口腔耗材集采
今年上半年国家实行口腔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称“集采“)以来,原本高值耗材价格大幅跌落,不少市民从中获益。不过,集采后口腔市场耗材跌价开始打起“价格战”,近日记者发现:市场上半口种植牙仅需7800元、单颗种植牙仅需580元……跌破眼镜的低价令人担忧基本医疗服务质量,有的患者种完以后不出两个月,隐隐发炎牙齿松动,导致反复就医不胜其扰。集采政策能够有效降低药品、耗材价格,但如何真正实现价廉物美、控费医保之时造福病家?
口腔耗材集采降幅力度大
随着人群对健康医疗服务需求持续递增,口腔医疗服务重要性日渐凸显。相关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口腔医疗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为1704亿元,较2021年同比增长了13.1%。参考历史,预计2022年到2025年的复合增长率约超12%,至2025年底,我国口腔行业口腔医疗行业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为2700亿元,口腔医疗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集采作为降低药品、耗材价格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已改变我国大健康行业格局。就在今年上半年,由四川牵头实施的牙种植体耗材集采,又被称为“史上最难集采”。此次集采汇聚全国近1.8万家医疗机构的需求量,达287万套种植体系统,约占国内年种植牙数量 (400万颗)的72%。
整个集采成果效果鲜明:拟中选产品平均中选价格降至900余元,与集采前中位采购价相比,平均降幅55%。对于种植牙领域而言,整体收费包括全流程服务费、耗材(包括牙种植体及牙冠),通过医疗服务费调整为4500元/颗封顶。专家同时补充,上海情况略有不同,在国家口腔医学中心(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这样的顶尖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费可上浮20%。
集采怎样兼顾“物美与价廉”
原本好事一桩,但记者发现,口腔耗材降低后,口腔医疗机构之间的低价恶性竞争变得异常激烈。部分机构大打“低价战”,缩减成本,违规操作降低了医疗服务品质,损害患者权益。采访中有的患者表示,种好牙齿一用就坏,反复修复不停加钱,渐渐形成隐形消费;甚至个别机构聘用尚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助手,违反执业医师法给患者种牙,造成后患。
耗材降价之时如何兼顾质量?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卫生技术评估研究部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口腔耗材集采后总体降价幅度可达70%,集采中标者基本是头部企业。不过耗材集采与药品集采确实存在较大差别,简言之,药品集采需要通过一致性评价,耗材尽管低价中标的可能性不高,但缺少相应评估和比较。
从现在看来,尽管中标的头部企业认为质量方面优于参照组,但相对证据仍较少,如何在疗效方面通过真实世界的数据和证据给予价值支撑,是将集采发挥更好效果的关键环节。专家由此提出:目前耗材集采主要基于市场覆盖量分组,还应兼顾质量考量,避免口腔相关诊疗服务“劣币驱逐良币”。
规范诊疗也是控费核心
口腔耗材集采是大势所趋,带来价格红利之时,如何维持行业健康发展?今年九月,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金融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等有的放矢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口腔医疗服务和保障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加强口腔科耗材供应保障管理;加大口腔医疗服务供给能力,提升服务规范化水平。同时强调加强口腔医疗机构建设,严格落实各项医疗制度规范,规范开展口腔诊疗服务。
规范服务、控制价格,严格从业人员门槛是关键一步。记者了解到,目前部分有社会责任感的非公医疗机构已明确技术操作门槛。此前,医保定点单位、连锁品牌口腔医院集团明确:所有开展种植手术的医生必须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在临床工作5年同时通过集团内部的严格评级才能开展种植手术。“种植牙手术需要专业技能和经验,如果手术失败或出现其他问题,患者可能需要重新接受治疗,这将会增加医疗费用和时间成本。”此外,医院还响应国家医保政策,推出洁牙优惠等活动。
记者同时获悉,此次口腔耗材集采虽然欧美品牌市场份额下降,但韩系品牌份额上升,国产品牌占比10%左右,还未实现突围。当前我国国情下,医疗机构严格规范服务、医工交叉研发更多国产耗材,耗材集采价格回落,环环相扣良性互动,行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最终造福更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