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集采,赋能生产:“中国牙谷”风口将近?
口腔集采,赋能生产:“中国牙谷”风口将近?
今年3月起,口腔种植体系统集中带量采购价格陆续在各省落地实施,患者享受低价的同时,种植牙相关企业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日前,记者走进位于资阳的“中国牙谷”,看看集采政策出台后这里的新变化。
此次集采全省共有55家企业参与,39家拟中选,其中就包括了第一批进驻中国牙谷的种植体国产企业——四川博恩口腔科技。首次纳入集采,博恩口腔就拿到了1.8万套四级纯钛种植体产品系统的需求订单,走进生产车间,几台数字化的生产设备正开足马力,加紧赶制。
四川鸿政博恩口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丁扬:增加了新的设备,完成了设备和调剂之后,我们从去年的12月份左右就开始去做了今年的一个备货的准备。
纳入集采,以量换价,企业获得了更多订单,但如何做到降价不降质?
四川鸿政博恩口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丁扬:从我们的工艺以及原材料,包括我们的产品的质量这个交付层面上,我们是不会做让步的,后面我们会在工厂的精益管理以及后台的如何优化上去考虑控制成本的问题。
国产种植牙起步较晚、品牌知名度较低,很难在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纳入集采,对于国产种植牙企业来说,是占领市场、证明自身价值的一次巨大机遇。
资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党工委委员 徐亚楠:因为目前口腔医疗器械行业,我们90%以上的耗材都是依赖的进口,集采是为了推动我们国产替代。企业就可以“以量换价”,专注于精力在这个产品的研发上面,推动行业的良性循环。
努力实现国产替代的不仅仅是种植体,种植体生产设备也正加速走向国产化。
四川金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颜刚:我们花了三年多时间研发了一款5轴5联动数控机床出来,目前它的性能已经超过了欧美公司的机床性能。原来买一台欧美的设备,大概人民币要三百万,现在我们的设备做出来七八十万。
企业全力以赴争取机会,政府“保姆式服务”保驾护航。针对口腔行业的特殊需求,当地政府推动成立专门的检测中心、服务中心等,缩短园区内口腔产品证照办理时间,同时,为园内所有符合集采申报资质的企业提供培训,点对点进行指导服务。
目前,中国牙谷已经引进口腔企业106户,正全力打造产学研销医养一体化的全产业链的口腔装备材料产业基地。
资阳高新区科技经济局局长 寇含锦:积极对接国内外口腔装备材料企业及口腔医院600余家,与全球前100强口腔企业建立了联系机制,力争今年新引进口腔企业30户(以上),到2025年(至少)落地200户,产值达到18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