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刷牙还是有蛀牙?或许是基因在作怪

来源:网络 时间:2024/2/24

天天刷牙还是有蛀牙?或许是基因在作怪

龋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蛀牙,是由于细菌侵蚀造成牙齿破坏的疾病。龋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的任何人群之中。然而,由于每个人的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保健意识、牙齿发育情况等因素不尽相同,一些人群相对其他人更易患龋,我们称为龋易感人群。

龋齿是一种由致龋菌引起的细菌感染性疾病,主要致病菌是变形链球菌群(简称变链菌)。

它是人类口腔里常驻的500多种细菌之一种。变链菌可以通过父母的一些行为从而传播给婴儿。如:父母亲吻宝宝的嘴、为了试试食物温度而用嘴接触宝宝的奶嘴和饭匙等行为均会把病菌传播给婴儿。

所以父母的牙齿不好,也会导致小孩的牙齿也不好。父母们要积极做到预防和控制致病菌的感染,采取良好的婴儿喂养方法和口腔护理,从而阻断细菌传播途径,减少和推迟致病菌在宝宝口腔内落户定居,从而预防龋齿的发生。

下面有5种龋易感人群,大家可以自行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是不是容易得蛀牙的人类。

五种龋易感人群

1. 目前或既往龋病发生率较高的人

目前的龋病活跃性和既往的患龋经历是龋病最强的风险指征。若多个龋齿同时存在,或既往曾治疗多颗龋齿,则提示龋易感性较强。

2. 长期不注重口腔卫生

长期不注重口腔卫生,牙面上附着大量牙菌斑的人也是易患龋人群。牙菌斑是指以细菌为主体的膜样物质,附着在牙表面,为细菌提供生长繁殖的温床。牙菌斑内的致龋菌代谢产酸,会使牙齿脱矿、溶解形成龋洞,是龋病的罪魁祸首。

3.爱吃精细的食品、甜食、含糖饮料
喜欢吃精细化程度高的食品、美味的甜食、含糖饮料,细菌也同样喜欢!这些食物中常含有蔗糖等碳水化合物,可以为牙菌斑内的细菌提供养分,促进细菌代谢产酸,降低pH值,而口腔内环境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使降低的pH值缓慢升高。如果这些食物摄入频率高(如正餐间进食零食),口腔内环境将难以及时缓冲酸,从而大大增加患龋风险。

4. 牙齿本身的抗龋能力差

除去外在危险因素,内在因素亦不容忽视。牙齿表面矿化不良、排列不齐或牙齿有不良修复体等,均不利于牙菌斑的清除。

不同年龄阶段,牙齿也有不同的形态结构特点。儿童少年时期,由于乳牙及初萌的恒牙矿化尚未成熟,且牙齿的窝沟较深,不易清洁,患龋风险较高。此外,中老年时期,可能发生牙龈退缩导致牙根暴露,牙根表面的牙骨质相对于釉质矿化程度低,加之牙根的解剖形态复杂,难以清洁,易发生根面龋。

5. 唾液分泌量减少

唾液可以缓冲细菌释放的酸性代谢产物,还对牙齿表面有一定的冲刷作用,是天然的防龋屏障。然而,因唾液腺疾病、头颈部放射治疗或用药(阿托品)等因素可能导致唾液分泌量降低,使酸的清除受到影响,增加患龋风险。未刺激唾液流率常被用做龋易感性的检查指标。

父母有蛀牙会遗传给孩子吗?

其实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的一篇专业文献——《龋齿形成风险受遗传因素影响的证据》早就指出,蛀牙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和遗传没有直接的相关性。

外界因素对龋病的发生有较大的影响,如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等。当然遗传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如牙釉质的结构、牙齿大小形态、咬合面窝沟深浅和牙弓形态以及唾液的缓冲能力等,这些也体现了不同的人的牙齿对蛀牙的易感性。

而比“蛀牙是否会遗传”这个问题更重要的是 —— 你有没有好好护理牙齿。

日常口腔护理方法

1. 积极维护口腔卫生,及时清除牙菌斑。如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每3个月及时更换牙刷,养成每天常规使用牙线,餐饮后及时用清水漱口的习惯。中老年人若牙根暴露、牙缝较大,不易清洁,可以使用牙缝刷及冲牙器等辅助措施。

2. 应用氟化物。氟化物可局部加强牙齿结构、抑制牙齿脱矿并增强再矿化。个人护理推荐使用含氟牙膏。6岁以下儿童应在家长监督下使用儿童含氟牙膏。龋易感人群还应定期进行由专业人员实施的局部涂氟治疗,以预防龋病的发生。

3. 多吃纤维成分多的食物,减少甜食的摄入频率。可以使用木糖醇等糖代用品。

4. 增强牙齿抗龋能力。增加孕期及成长各年龄段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降低牙齿发育不良的风险。儿童、青少年应及时进行乳牙及恒牙的窝沟封闭。

5. 定期进行口腔专科检查,对龋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参考文献
杨琳,张君平,李继遥.龋病风险评估系统的研究进展[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5,(3):179-183.

高学军.临床龋病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

高学军,岳林.牙体牙髓病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

Opal S. Genetic factors affecting dental caries risk. Aust Dent J.2015,60(1):2-11.

AmaechiBT.Remineralization therapies for initial caries lesion.Curr Oral Health Rep,2015,2(2):95-101.

网站地图 手机版 电脑版 广告联系QQ:49881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