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术后神经损伤怎么办?(下颌神经)不要只会用甲钴胺

来源:网络 时间:2024/8/28

种植术后神经损伤怎么办?(下颌神经)不要只会用甲钴胺

下颌神经损伤的非手术治疗

目前的治疗方案以受损即刻和急性期为修复最佳时机,长期抗炎观察对患者无益,必要时应尽早转诊,以最大程度激发神经恢复的潜力。而非手术 治疗技术敏感性低 ,是损伤发生后至关重要的一步,包括术中即刻处 理、术后药物及冷冻治疗、感觉再训练以及多种物理疗法 ,均适用于下 牙槽神经损伤 、舌神经损伤 、颏神经损伤。
神经损伤的愈合方式属于细胞修复,损伤后细胞数量并不增加,当条件适宜时,轴索跨过损伤间隙与远端神经重新连接,并重建功能性接触。
一些研究指出,伴短暂感觉障碍的神经损伤往往可自发恢复,但种植手术导致的感觉功能障碍常随时间加剧,故有必要进行积极治疗。目前对种植相关神经损伤的最佳策略尚无共识,但有多位学者推荐了非常相似的方案,涵盖损伤早期及晚期,如下。
术中疑似神经压迫损伤或观察到横断损伤,建议术后进行影像学检查。若确定发生神经断伤,建议立即转诊至神经专科;若无明显神经断伤表现,但见下牙槽神经管受种植体侵犯,则取出种植体,并予以患处局部注射 4~8 g/L 地塞米松 1~2 mL; 24 mg 地塞米松每天上午 2 片,3 天后改为每天上午 1 片; 冷冻疗法 1 周; 若种植体在三维方向上与下牙槽神经管无接触,则无需重新定位或移除种植体。
若术后 1 周仍存在神经感觉异常,则进行神经 感觉测试评估,予以大剂量非甾体类抗炎药 ( NSAIDs) ,若出现疼痛性异常感觉或感觉完全丧失,建议及时转诊至神经专科。
若术后 12 周( 术后 8 周) 仍存在神经感觉异常,则每两周跟踪进行一次神经感觉测试,并予以长期用药,若出现疼痛或感觉无改善则建议转诊至神经专科考虑手术。
1.术中即刻处理

若术中忽然出现管壁渗透、电击样感、下牙槽动静脉出血,建议暂不放置种植体,2 ~ 3 天后确定未发生神经损伤时再植入; 若术中已观察到牵拉、压迫等轻微创伤,建议患处局部注射地塞米松( 4 g / L, 1 ~ 2 m L ) ,作 用 1 ~ 2 m i n ;植入后若发现症状由骨质压迫神经管引起,建议将种植体回退几圈或采用较短种植体; 若种植体已侵及神经管则需尽快移 除 。目前,早 期 ( 2 4 ~ 4 8 h ,3 0 h 内  ,3 6 h 内) 移除种植体可以最大程度减轻神经病变。有学者提到,若 36 h 后移除种植体,减轻或逆转神经病变症状的成功率将明显下降。此外, 别的学者认为,移除种植体后一旦发生初期愈合,即可再次植入种植体。
2.术后药物及冷冻治疗

建议临床医生在种植术后 6 ~ 24 h 内主动回访。有学者提出局部注射甲磺酸酚妥拉明( PM,0.4 mg/1.7 mL) 可令麻醉消退时间由 3~5 h缩短至约 1 h,有利于快速诊断、正确评估、及时处理。在损伤1周内大剂量使用皮质类固醇可最小化神经病变,防止形成神经瘤。建议在损伤后使用 5 ~ 7天逐级减量的皮质类固醇,8~12mg地塞米松较其他皮质类固醇有更强的抗炎作用。具体方案: 4 mg 地塞米松每天上午2片,3天后改为每天上午 1 片; 或逐级减少,即第 1、2 天每天口服 8 mg,第 3、4 天每天口服 6 mg,第 5、6 天每天口服 4 mg,第7天口服2mg。也有许多外科医生常规术前局部注射类固醇,但这对神经损伤后的抗炎用药效果是否有益尚无定论。有学者认为,由于皮质类固醇向下牙槽神经管的药物渗透率极低,皮质类固醇对下牙槽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可能并不明显,但目前缺乏相关的临床试验。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在损伤初期 1 ~ 3 周作为皮质类固醇的辅助药物非常有效。两者的联合应用可最小化炎症反应,减小对神经的损伤。若损伤较严重,建议在使用类固醇治疗的同时及早使用大剂量 NSAIDs( 布洛芬 600~800 mg 一日 3 次,持续 3 周) 。若未产生胃 肠道反应,可根据检查结果再加用 NSAIDs 治疗 3 周 。此 外 ,研究表明术前使用皮质类固醇 和 NSAIDs 能有效预防持续性神经损伤。
移除种植体后若仍有神经感觉症状,立即使用大剂量布洛芬和泼尼松龙可最大限度减轻炎症和神经损害。有学者建议剂量为布洛芬 800 mg、一日 3 次,加泼尼松龙50mg、一日 1 次,或第一周 1 mg/( kg·d) ( 至多 80 mg) 随后每天减少10mg、持续5天。有学者建议剂量为 布洛芬每 6 h 800 mg,加泼尼松龙 10 mg、一日3次、 共7天 ,或从5 0mg 开始每天减少10mg 、持续5天。需注意,口服地塞米松避免应用在心脏病、高血压 和/或肾脏疾病的患者,否则可能出现高血压危 象;NSAIDs 和皮质类固醇的长期联合应用会引 起严重并发症,如消化道溃疡; 即使只是短期使用, 也要谨慎用药并记录用药史。应注意一些长期疼痛的患者常有误用或滥用药物史,治疗设计中要避免长期用药 ,应及时考虑心理咨询,手术等其他治疗方案。甲钴胺或其他B组维生素、维生素 A、复合维生素等神经营养药物也获得了积极的应用; 抗生素可用于预防感染相关的神经周围水肿。
3. 感觉再训练

感觉再训练是一种认知行为治疗技术,帮助患者在视觉参与下有效适应感觉变化并重建感觉,可实现一定的功能恢复 ,减少疼痛。相 比 训 练 时 长,训练频率更为重要,一般每天 3 ~ 4 次,每次数分 钟,持续 12 个月以上。再训练早期阶段以重新 学习新的触觉及其实际强度和位置为目标,后期阶 段以对患者的触觉运动方向进行调整为目标。该训练仅是改善了患者的感觉和适应能力,并不影响神 经再生和触觉的绝对阈值,一般一年后的感觉水平 即患者能获得的最终感觉水平。动物实验及影 像 学 研 究 均 支持训练后感觉分辨率的提高。
最后,在进行上述方案的同时,建议在第 7天、14天、21天和第 1、2、3 个月对患者跟踪随访,并始终给予患者精神心理支持。

网站地图 手机版 电脑版 广告联系QQ:49881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