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膏泡沫越多越好?
牙膏泡沫越多越好?
牙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清洁用品。早在2000多年以前,古罗马就有人用滑石粉刷牙。早期的洁齿品主要是白垩土、动物骨粉、浮石甚至铜绿,直到19世纪人们还在使用牛骨粉和乌贼骨粉制成的牙粉。1893年,维也纳人塞格发明了牙膏并将牙膏装入软管中,从此牙膏开始大量发展并逐渐取代牙粉。
人们经常会认为,牙膏用得越多、泡沫越多越,牙会被刷洗得越干净。但牙科专家提醒,这是一个认识误区,牙膏用量过多也会伤害身体。
泡沫在刷牙中是起到搬运污垢的作用,而让牙膏产生泡沫的主要原料其实是发泡剂。发泡剂是牙膏的必备成分之一,其作用就是帮助香精等油溶性物质与膏体中的其他组分均匀结合成稳定的体系。刷牙时产生的丰富的泡沫,可以悬浮起牙垢等,漱口时被水冲洗除去,从而达到清除牙垢、清洁口腔的目的。影响牙膏泡沫量的因素很多,如配方的设计、原料的选择、原料的质量、原料之间的相互影响(香精具有消泡作用)等。
我国为满足牙膏由肥皂型改为表面活性剂型的需要,自1958年开始研究十二烷基硫酸钠在牙膏中的应用,1962年试制成功,投入生产。常用的牙膏发泡剂有月桂醇硫酸酯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酰肌氨酸钠(十二酰基肌氨酸钠)等。
十二烷基硫酸钠对牙膏的油水相平衡起着关键作用:如果其中的游离醇含量较高,容易使香精从牙膏中分离,产生变色、变味和变稀现象;如果其中的无机盐含量较高,会导致牙膏产生变稀、出水现象。十二烷基硫酸钠具有优异的去污、乳化和发泡力,可用作洗涤剂和纺织助剂、医药用乳化分散剂、洗发剂等,在食品工业中用于蛋糕、饮料、蛋白、鲜果、果汁饮料、食用油等。要实现牙膏的高泡,配方中十二烷基硫酸钠纯度要高、用量要大、香精等具有消泡作用的成分用量要小。
月桂酰肌氨酸钠是一种非常温和的表面活性剂,可形成细腻、持久的泡沫,与其他表面活性剂复配形成非常好的协同效应,与十二醇硫酸钠复配使用,牙膏泡沫会特别丰富,使用起来倍感舒适。由于月桂酰肌氨酸钠有更高的安全性与低刺激性,可用于婴儿用口腔清洁用品。
除了清洁作用,刷牙过程中产生泡沫可以给消费者一种心理满足。随着科技的发展,工艺装备的改进和完善,各种类型的牙膏相继问世。例如含氟牙膏。
大量科学研究证明,使用含氟牙膏可以有效预防龋齿。含氟牙膏也被认为是口腔医学发展史上的一大贡献。但氟作为人体的一种微量元素,摄入过多或过少都会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儿童氟中毒主要表现为氟斑牙,成人主要表现为氟骨症。所以无论儿童还是成人,在使用含氟牙膏时如果不将牙膏泡沫冲洗干净,长期吞食会对身体、牙齿有一定的危害。
定期清洁牙齿,口腔内的污垢不会很多,也就不需要太多泡沫。同时,对于孩子来讲,刷牙时过多的泡沫很容易刺激儿童较浅的喉咙产生呕吐反应,而影响刷牙效果。所以刷牙时泡沫并非越多越好,使用时也要控制好牙膏的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