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综合医院口腔科建设

来源:网络 时间:2014/12/21

    综合医院口腔科建设

    医疗大环境是综合医院口腔科发展应考虑的前提

    综合医院口腔科的发展,与其自身所处的医疗大环境息息相关。

    与国外相比,中国口腔医疗行业在资源分配、运行模式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别。

    在机构定位上,国内公立口腔医疗机构中的口腔专科医院集中了口腔学科的医疗、教学、科研的优势资源,并相应担负着复杂疑难疾病的诊治、口腔医学教学及科研等重要职责,是中国口腔医学发展的“领头羊”,也是中国口腔医学赶超国外口腔医学的主力军;相对应的,国内数千家综合医院口腔科的最主要的任务则是面向广大民众,完成较为繁重的口腔基本医疗任务,不同的定位使二者间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

    在政策导向上,综合医院口腔科严格执行国家规定价格,具有费用相对低廉的特点;同时,现阶段国家的医保政策只是将口腔内科、外科等亚专业的诊疗项目纳入了医保范围,这也使得更多的需要接受口腔内科或外科治疗的患者会主动选择综合医院口腔科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现阶段国内口腔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口腔科和口腔民营医疗机构这三种口腔医疗机构的不同政策和诊疗特点使得口腔疾病患者产生了分流,需接受口腔内科和外科治疗的患者往往更多地涌向综合医院口腔科。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口腔科为例,在2013年近10万人次的门诊量中,口腔治疗类患者占门诊总数的80%左右。

    这样的现状不仅给综合医院口腔科带来了繁重的门诊压力,与此同时,患者诊疗项目需求的不均衡也给综合医院口腔科的学科设置及梯队建设带来了困难。

    与口腔专科医院相比,虽然以医疗需求为导向和单纯以学科发展为目标的科室学科设置和发展模式之间存在很大不同,但如果综合医院口腔科能够根据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解决医疗需求和学科发展之间的矛盾,并通过准确定位,在广大民众口腔疾病的预防和诊疗方面做大做精做细,就一定能够使自己的科室和团队日益壮大。

    医疗服务与学科建设协调发展是综合医院口腔科发展方向

    根据2011年卫生部最新规定,口腔医学现在共划分为12个二级学科。

    综合医院口腔科如果完全按照口腔专科医院学科设立的方式运行,除口腔病理和口腔麻醉不需或者无条件设置外,临床的10个亚专业一般都需要设置,其中牙体牙髓专业、牙周专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口腔修复专业和口腔正畸专业等口腔医学的几大亚专业如果想建立完整的学科梯队,每个亚专业均至少需要配备3~4位以上口腔医师,综合覆盖从高级职称至初级职称的医师队伍,并至少设置4~5把以上的口腔综合治疗台。

    这样的设置标准会要求口腔科的科室规模特别大,并需要一只庞大的口腔医师队伍。以最低标准计算,综合医院口腔科至少需要配置40~50台口腔综合治疗台、40名以上的口腔医师,才能满足各亚专业设置齐全、人员梯队基本完整的最低要求。

    但由于综合医院口腔科处于综合医院的整体规划之中,医院管理层在分配医疗资源时,必然会对各科室间进行利弊权衡,但由于口腔科与综合医院中的其他临床科室相比常常处于劣势地位,使得口腔科在人员、设备规模上的发展空间存在一定局限,绝大多数的综合医院很难投入大量医疗资源去专门设置一个规模和人员编制庞大的口腔科。

    因此,客观环境决定了综合医院口腔科难以完全按照口腔专科医院的模式发展。

    受政策大环境和医院小环境的影响,综合医院口腔科往往难以进行单纯以学科发展为目标的扩张,这是综合医院口腔科很难解决的局限性。与此同时,综合医院口腔科又要承担基本医疗服务与学科可持续发展这两大主要发展任务,二者缺一不可,既相互矛盾,又互相促进。

    基本医疗与学科发展常常相互制约。在个体层面上,如果一位医师每天的工作都在周而复始的临床治疗操作中度过,没有时间进行思考和科研,与工匠无异;而如果医师将很多时间用于学术发展,那么也一定会占用其进行医疗的时间,不能更好地为患者解决病痛的同时,也限制了自身的长期发展。

    但与此同时,基本医疗与学科发展也是相辅相成的。这是因为,高质、高效的临床医疗是高水平临床研究的必要条件;而学术研究为医师带来的理论升华,可以使医师更好的进行临床治疗,同时,学术成就带来的声誉也会为医师积累更多的患者。

    因此,综合医院口腔科室管理者如何通过团队建设和管理,对团队中的每个个体进行定位,实现口腔科室整体内基本医疗任务与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是对自身的最大挑战,也是管理者的目标所在。

    “全”与“专”协调统一有助于综合医院口腔科协调发展

    在口腔基本医疗服务中,疑难杂症所占的比例并不多,如果能够得到规范化、专业化培训,不同机构、各级医院的口腔医师的治疗差别并不大。

    由于规模限制,综合医院口腔科可以选择突出特长、优势发展的路线,但患者疾病种类的多样性,决定了在一定时间内某类患者的数量往往无法控制,而口腔全科医师的工作性质,可以很好地应对此类情况,在有效协调医疗资源的同时,也能实现自身诊疗水平的综合发展。

    综合医院口腔科的“全科接诊、综合治疗;专科化治疗;多学科合作”的策略,有助于实现团队中“全”与“专”的协调统一,具有独特优势。

    具体到医师个体层面,口腔科管理者应根据医师的资历、特长,对其全科或专科属性进行划分。对刚进入临床工作不久的初级职称医师,均应被定位为全科医师,负责患者的接诊和简单病例的处理工作,并在临床实践中,逐步找到自己的职业兴趣、特长与专科定位。初级职称的医师在步入中级职称后,开始逐步向专科医师发展,而当发展到高级职称时,医师就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专科特长,成长为该领域的专家与权威。

    在进行实际操作时,综合医院口腔科管理者需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在全科及专科分层中,往往会遇到像口腔正畸的专业性较强、牙周工作人员较为紧缺等问题,要求其最好在顶层设计上进行优化。此外,如果某些医师尽管资历尚浅,但已开始在临床治疗中展现出在某亚学科的特长,也可将其固定在该专科医师范围内(图)。

   

    图 综合医院口腔科医师的成长路径

    通过这样的分层方式,从医疗的层面,口腔大量简单的常见病、多发病可以首先得到全科治疗,较为复杂的通过科内转诊得到专科治疗,并通过科室内不同专科的合作,形成对复杂病例的综合治疗,如果某些病例还不能得到解决,则应通过转诊制度将患者转到口腔专科医院。该分层方式,有利于对综合医院口腔科有限医疗资源的充分和高效利用。

    此种制度,不仅有助于综合医院口腔科高质、保量地完成基本医疗服务,满足国家对综合医院口腔科的基本要求,还在高效协调医疗资源的同时,有利于缓解患者在挂号时不知应到哪个科室进行治疗的问题,体现更好为患者服务的理念。

    为所当为,实现综合医院口腔科优势突破

    如果说完成基本医疗服务是综合医院口腔科科室发展的前提,那么学科发展则为综合医院口腔科带来压力的同时,也为科室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但须认识到的是,规模的限制、医疗任务的压力,都使综合医院口腔科在学科发展上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对绝大多数综合医院口腔科而言,“均衡发展、有所为有所不为”,应该是其实现自身学科发展的战略性指导。

    科室管理者首先应对本科室的长远发展目标具有明确的认识,对于如何达到该目标要有明确的思路。根据既有科室条件和医师队伍,尽可能均衡分配医疗资源,合理设置亚专科,争取在既有条件下做到医疗、教学、科研的均衡发展。

    科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口腔各亚专科最好能设置齐全,在医师队伍人员不足时,可以根据工作人员能力及患者需求情况,对一些诊疗需求较少的专业采取一人兼任多学科的方法。但科室管理者也应认识到,此种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随着科室的发展,当人员充足后,要尽量保证各个亚专业学科人员齐备,尤其要重点关注并发展牙体牙髓、牙周、口腔修复、口腔正畸、口腔外科等患者对综合医院口腔科需求较大的学科,并根据自身情况和优势,对某一个或几个重要学科、或者某些学科的某些诊疗项目,做到重点突破、重点发展。

    综合医院口腔科在口腔多学科合作方面比口腔专科医院更加便利,在发展多学科合作的综合治疗方面大有可为。一个比较突出的例子就是,在科内各亚科专业人才比较齐全的情况下,综合医院口腔科可以很方便的构建起一个种植修复团队,实现口腔外科、修复、牙周等亚专业的协同发展。

    与口腔专科医院相比,综合医院口腔科在与其他大医疗科

网站地图 手机版 电脑版 广告联系QQ:49881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