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龋病概况
乳牙龋病概况
发生在儿童乳牙的龋病称乳牙龋病,具有发病早、患龋率高、龋蚀发展速度快的特点。龋病是一种由口腔中多种因素复合作用所导致的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龋病的临床特征是牙齿硬组织在色、形、质各方面均发生变化。初期,牙齿龋坏部位的硬组织发生脱矿,牙齿透明度下降,致使牙釉质呈白垩色。继之病变部位有色素沉着,局部可呈黄褐色或棕褐色。随着无机物脱矿和有机质破坏分解的不断进行,牙釉质和牙本质疏松软化,最终发生牙体缺损,形成龋洞。严重的可导致牙体结构的崩解。
发病原因
龋病是含糖食物(特别是蔗糖)进入口腔后,在牙菌斑内经致龋菌(主要有变形链球菌、乳杆菌及放线菌等)的作用,发酵产酸(主要是乳酸),从牙齿表面结构的薄弱处开始,逐渐溶解破坏牙的无机物而产生的。
细菌、糖、宿主及时间这4个要素缺一不可。
疾病病理
龋病时,牙齿硬组织的病理改变涉及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基本变化是无机物脱矿和有机物分解。
发病特点
1.患龋率高、发病早: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岁组儿童患龋率高达66.0%.低龄儿童龋最早的发病年龄不足1岁,也就是说一些乳牙在萌出后短短的几个月内就迅速龋坏了。
2.龋齿多发、龋蚀范围广:多颗乳牙或一颗牙的多个牙面常同时患龋。
3.龋蚀发展速度快:牙体因龋蚀很快破坏,短时期内可发展为牙髓和根尖周炎。
4.自觉症状不明显:乳牙龋病自觉症状不明显,故常被忽视,贻误早期治疗时机。
5.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活跃:龋蚀促使乳牙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活跃,能保护牙髓,防御细菌感染,避免露髓。
易患因素
乳牙较恒牙易患龋,这与乳牙的解剖形态、组织结构、矿化程度及其所处环境等因素均相关。
1.乳牙解剖形态特点:牙齿表面的窝沟点隙、以及牙齿之间的生理间隙等结构容易出现菌斑集聚、食物残留。
2.乳牙组织结构特点:乳牙的釉质、牙本质厚度薄,矿化程度低,抗酸能力弱。
3.喂养习惯:婴幼儿阶段,无论是人工喂养还是母乳喂养都容易出现哺乳时间长、哺乳或进食间隔时间短、夜奶次数多且夜奶停止年龄偏大等特点。
4.食物:儿童饮食多质软、黏稠,含糖量高,易发酵产酸。
5.口腔自洁和清洁作用差:儿童睡眠时间长,口腔处于静止状态,唾液分泌减少,自洁作用差,有利于细菌繁殖。家长对儿童口腔卫生重视不足,清洁不利,食物残渣、菌斑软垢积存在牙面上,成为龋齿发病重要因素。
好发部位
在儿童的各个时期,乳牙龋病的好发牙面、牙位不尽相同。
1.1~2岁:上颌乳前牙的唇面、邻面及舌面;
2.3~4岁:乳磨牙岁合面窝沟;
3.4~5岁:乳磨牙的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