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洗牙被拒引热议 无意义的道德绑架是否可以停一停?
乙肝患者洗牙被拒引热议 无意义的道德绑架是否可以停一停?
最近,有一位患者到某口腔防治院洗牙,在操作前向医生如实告知了自己是乙肝携带者的情况,却没想到医生听罢便拒绝了为自己治疗。
该患者提出质疑,医生的拒绝行为是否存在合理性?如果自己隐瞒了病史,是不是反倒就不会有拒绝档子事了?
01口腔科室:医源性感染的重灾区
医源性感染,是指感染因子在病人之间或病人与医护人员相互传播引起的感染,不仅会威胁到院内患者的健康安全,也是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重灾区。
在口腔治疗的过程中,绝大多数操作都是在口腔内进行,侵入性操作较多。一直以来,口腔感染都是医源性感染的常见途径之一。
在口腔科室的医源性感染中,属经血液传播的疾病最受关注,其中包括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有研究调查发现,在口腔临床工作中即使是牙周卫生状况良好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唾液中的HBV-DNA水平仍可能较高,依然存在经唾液传播HBV的风险。临床研究显示,口腔科医护人员的HBV感染率通常是普通人员的6倍左右。
曾有媒体报道举例:2014年11月,英格兰约2.2万名牙科病人因牙医在感染控制环节处理不当,可能患上血液传染病艾滋病、乙肝和丙肝;2015年6月,澳大利亚悉尼2间牙科诊所因违规操作,致1.1万名患者有可能感染了艾滋病、乙肝和丙肝;2016年12月,美国威斯康星州一名牙科医生没有对其使用的牙科器械进行正确消毒,导致592名退伍军人可能感染艾滋病、乙肝和丙肝。
目前在国内,对于具有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患者的口腔就诊活动,并没有全行业规范的硬性检查门槛,提供血常规等指标报告并非是所有口腔机构的就诊必要条件,一般只例行询问即可。
而出于社会接触、活动交际等多方因素考虑,很多病毒携带者对于自身的特殊情况都会下意识否认回避,只有少数人会主动告知。
这也对口腔医疗机构的院感工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口腔治疗通常都会不同程度的损伤口腔组织粘膜,引起出血现象,增加感染风险。在对方未提前主动告知的情况下,如何避免因血液传播造成交叉感染,从而保护其他就诊者与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也是各口腔医疗机构的感染管理工作重点之一。
02“做医生,不是不做人”
目前对于无病毒携带的患者,口腔医疗机构通常会采取常规消毒处理即可,但面对病毒携带者,则必须采取灭菌消毒处理。
有人表示,在不要求就诊者提供报告证明的情况下,医疗机构不妨把日常的消毒防控级别整体拉高,以对待传染病人的标准对待所有就诊者,严格灭菌,就可以很好的做到杜绝交叉感染。
但问题在于,两种消毒标准的各方面成本消耗有着一定的差距,对用过的医疗器具的处理方式都有所不同。如果不区分处理而通用一个标准,难免会造成医疗资源的额外浪费。尤其对于患者量很大的机构来说,这样的处理对工作效率是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的,对病毒携带者的就诊要求直接拒绝的情况就难免开始出现。
基于庞大的人口基数,我国不仅是肝病大国,其他常见血液传染病携带者的数量也不在少数。所以,一味的以拒绝病毒携带者的方式杜绝医源性感染并不现实,同时也是不可取的。
那么,是否可以对患者就诊的准备条件提出更高的要求呢?例如不少口腔机构就会要求患者在就诊前准备好感筛报告,机构方再通过其健康状况进行相应的防护准备,既可以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又能够保护好其他患者及医护人员,还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但这种方式给患者增加的时间及金钱成本负担,以及心理压力和问医积极性的影响还存在争议,是否可行又能否大范围推广实施,目前都还是未知数。
医疗方的歧视行为与患者的隐瞒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是相互加重的恶性循环,口腔机构越是对携带者们闪躲回避,携带者就越会坚定自己的隐瞒选择。
但从医疗方的角度来看,一味地要求其对病毒携带者不多加以顾虑也是有失公平的。毕竟,就算将因隐瞒健康状况而导致的不良后果责任全部划分给患者,但对于医疗人员及其他就诊者的带来的风险伤害也已成事实。用一个医生的话来说就是:“我做医生,不意味着就不要做人了。”
口腔医疗工作的规范发展要在不停的修正与优化中加以完善,除了医患双方的互相理解,积极有效的规范措施更是必要的。道德绑架无益问题的解决,对患者和医疗机构皆是如此,最终还是要在核心问题的解决途径上多加探索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