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体验卡”到期!27年上市公司宣布退场 口腔连锁救市愿望落空
A股“体验卡”到期!27年上市公司宣布退场 口腔连锁救市愿望落空
*ST运盛(600767.SH,下称“运盛医疗”)5月22日晚间发布公告,鉴于当前存在影响本次交易的实质性障碍,根据已签署协议的相关约定,经协商,决定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2022年4月22日,运盛医疗对外宣布,与深圳格伦菲尔企业管理、深圳格伦菲尔口腔管理、张会图等签署《股权收购意向协议》,拟以1.56亿元收购深圳格伦菲尔口腔集团(下称格伦菲尔口腔)52%股权,打造公司医疗服务板块新业务,以期形成新利润增长点。
格伦菲尔口腔成立于2011年10月,是集医疗、科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口腔连锁医院,其在深圳的口腔医疗服务机构超过15家。运盛医疗曾表示,“格伦菲尔口腔所在的口腔医疗服务行业前景良好,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本次交易符合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有助于打造公司医疗服务板块新业务,同时有利于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能力。”
2022年9月,运盛医疗相关负责人曾向媒体表示,“公司主要精力都在收购格伦菲尔口腔的项目上,希望以重组项目为契机,进入该赛道里,再逐步朝口腔行业发展。”
但随着22号公告的发出,这场被看作是救市保壳的收购,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5月23日晚间,运盛医疗再次发布公告,公司股票已被上交所决定终止上市,退市整理期交易期间,公司将不筹划或实施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运盛在医疗这条路上的跋涉,一路下来不可谓不坎坷。
运盛医疗前身运盛(福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1996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主营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海峡经贸设施项目建设及运营。后更名为运盛(上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营商业和工业房地产。
2013年始,该公司通过系列重组计划,谋求向医疗服务领域战略转型。该年9月,运盛实业拟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方式,收购彼时手握上海国际医学中心28%股权的九胜投资的全部股权,更计划在证监会不核准重组事项时,直接向九胜投资收购其持有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部分股权,可见决心之坚定。
然而到次年7月,并购重组方案仍然未获审核通过,又考虑到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尚处于成长期,运盛实业随后便放弃了此次收购计划。
2014年10月,运盛实业再次启动收购医疗信息化企业北京麦迪克斯科技有限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并用部分募资购买资产方案,收购麦迪克斯2亿元股权。但最终因与麦迪克斯股东在股权比例、后续交易安排方面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收购再次终止。
2014年9月和2016年,运盛实业先后拿下医疗信息企业上海融达信息51%股权、27.69%股权。2015年5月,运盛实业改名为运盛医疗。
2014年9月,运盛实业拿下医疗信息企业上海融达信息51%股权(2016年再入27.69%),让公司在2014年实现了净利润的扭亏为盈,从亏损5845.38万增长至盈利2598.37万,大大增加了布局信心。
2015年,运盛实业以4000万元增资可穿戴医疗设备研发及销售企业健资科技有限公司,持有其51%股权。同年,运盛实业更名为运盛医疗,市值一度超124亿元。
然而在2019年,曾让运盛扭亏为盈的融达信息净利润大亏2038.26万,运盛医疗为了及时止损,直接出售了融达信息78.77%股权。但也仅仅是在2020年实现了963.95万的盈利,2021年运盛医疗营收低于1亿元且归母净利润为负,最终于2022年4月28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在布局医疗行业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运盛医疗最终将救市目光放在了口腔赛道,计划通过收购格伦菲尔开启在“银牙”的掘金之路。虽然公司在4月21日还披露收购格伦菲尔口腔的重大资产重组仍在推进审计、评估等相关工作,但最后的挣扎依然难以改变运盛医疗挥手告别资本市场的结局。
今年1月,运盛医疗发布2022年业绩预盈400-600万公告,但随后在接连收到上交所两封业绩问询函后,运盛医疗更正业绩预告,2022年业绩由盈变为不低于1800万的亏损。
同时,业绩变更公告还暴露出了运盛医疗在近年来实施不构成商业实质的交易、跨期确认收入、无法对重要业务主体旌德中医院形成控制,计提后者利息收入全额信用减值的同时还为旌德中医院提供借款担保等多项反常行为。
4月27日,运盛医疗正式发布的2022年报,实现营业收入4624.61万元;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2948.64万元;归母净利润-3518.53万元;扣非后净利润-1943.79万元。
从2013到2023年,在开启医疗转型的十年后,业绩始终徘徊于盈亏线的运盛不仅没有在医疗市场风生水起,最终还沦落为一个江河日下的退市结局。
作为民营医疗专科中炙手可热的明星之一,口腔医疗服务确实是门好生意,很多资本不惜大船掉头也要跨界入局,就是看中了这个市场“钱好赚”的优势。
但在高利润的背后,又有多少人能看出,这还是一个“无恒产者无恒心,无恒心者无长久”的投资市场呢。
跨界入局本就要看一个“天时地利人和”,除了要考察目标企业的自身潜质外,还涉及到重构后的企业内外部可发展状况、资源打通的可能性等等方面,磨合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成本。虽然也有不少并购活动在整合后便能够快速实现增长,但这往往都是只需要调整相对简单的环节即可实现的个例,不具有普遍参考性。
换句话说,跨界资本靠资产重组入局口腔医疗赛道的过程,基本上都不能避免要经历一个缓冲期限,所以,企业既要有充足的实力准备应对阶段性利润下滑等可能会出现的风险,还要有等待“慢生意”发展到新盈利阶段的耐心。如果并购企业是抱着短期出成绩的快钱思维激情入场,就难免会给未来的发展之路埋雷。
虽说口腔医疗市场的钱“很怕寂寞”,但不少萎靡不振的业绩案例也在时刻提醒大家:口腔救场有风险,大船掉头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