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生牙拔除后,邻牙之外吸收牙根再生性修复一例——孙宇琪医师、赵吉宏教授
阻生牙拔除后,邻牙之外吸收牙根再生性修复一例——孙宇琪医师、赵吉宏教授
病例信息
基本信息 男,19岁。
主诉 左侧上颌后牙区不适1月余。
现病史 患者左侧上颌后牙区不适1月余,1周前于外院拍摄X线发现左侧上颌智齿阻生,外院医师因手术难度及风险较高,遂转至我院要求拔除左侧上颌阻生智齿。
既往史 既往体健,否认系统病史。
过敏史 否认药物过敏史。
临床检查
专科检查 颌面部轮廓基本对称;双侧颌下及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开口度及开口型正常,颞下颌关节无弹响和杂音。牙列未见明显拥挤,中性𬌗关系。48垂直阻生,18、28、38口内未见,17、27、37、47无松动,叩诊(-),27牙髓电活力测试正常(数值:13)(图1a、图1b)。
影像学检查 锥形束CT(CBCT)显示18、28、38、48阻生;28垂直位,位于27根尖上方,28牙冠位于27的三个牙根间,冠周见低密度影像,28牙根未发育完全,与上颌窦关系密切;27远颊根吸收;36近中根尖见高密度影像,边界清晰(图1c)。
图1 术前检查。a、b为术前口内检查;c为术前CBCT影像
诊断与治疗计划
临床诊断 ① 28高位阻生;② 27牙根外吸收;③ 18高位阻生、38近中阻生、48垂直阻生;④ 左下颌骨特发性骨硬化。
治疗方案讨论 针对主要诊断,提出以下两种治疗方案:方案一,拔除28,观察27;方案二,拔除27,待28萌出(必要时正畸牵引)行使其功能。
患者经多方慎重考虑后,选择方案一。
治疗计划 ① 拔除28;② 密切观察27;③ 择期拔除18、38、48阻生牙;④ 左下颌特发性骨硬化暂时不做处理。
手术难度和风险分析
图片
① 28位置高且靠后,术野显露不佳,操作难度大。
② 28牙冠位于27三个牙根间,已致27远颊根吸收,常规颊侧脱位方式易造成27牙根损伤、牙髓坏死、松动等并发症。
③ 28位置与上颌窦底关系密切,手术易造成上颌窦穿孔,或将牙推入上颌窦,引起上颌窦炎等并发症。
手术方案设计与手术过程
手术方案设计
在本病例中,计划采用牙根先脱位法拔除28。首先于28颊侧牙根根颈部开窗去骨,显露28根颈部(图2a~图2c);分割28牙,先将牙根取出,这样可以为牙冠提供向上的脱位空间,再将剩余牙冠向根方移位取出(图2d~图2f)。
图2 手术方案设计。a~c为开窗去骨示意图;d~f为拔除28示意图
手术过程
切开翻瓣 术前常规消毒铺巾,行局部浸润麻醉。于27颊侧及上颌结节处规划梯形切口(图3a),翻起黏骨膜瓣,显露27及上颌结节区颊侧骨面(图3b)。
开窗去骨 根据CBCT测得27近颊根长度为6mm,28颊侧骨板厚度为1~2mm,避开27根尖设计去骨窗口(图3c)。超声骨刀精准去骨(图3d),撬起骨块,可见28部分牙根(图3e)。
拔除28 为了便于对牙齿的全貌有进一步了解,对牙齿的大小、长度有清晰的认识,进一步显露28(图3f)。电动手机斜向分割28(图3g),此处有意扩宽分牙的间隙,以便于牙根向下、向颊侧脱位(图3h)。利用牙根脱位后的空间,将牙冠向上推移,取出牙冠(图3i)。
术创处理 刮除拔牙窝内残余牙囊,清理骨腔,冲洗,黏骨膜瓣复位,对位缝合(图3j)。
图3 手术过程。a为切口设计;b为翻起黏骨膜瓣;c、d为骨切口线;e为撬起骨块;f为显露28;g为分割28;h为取出牙根;i为取出牙冠;j为缝合术创
术后治疗护理及随访
① 嘱患者口服抗菌药3天;② 拔牙术后行常规护理;③ 术后1天电话随访:患者表示左面部轻度肿胀,中度张口受限,伤口疼痛,服用止痛药有效;④ 术后7天复诊:患者左侧面部无明显肿胀,张口度约3指,伤口愈合良好,27无松动,叩诊(-);牙髓电活力测试值为18,拔牙术后X线影像正常(图4a);⑤ 术后1年复诊:患者双侧面部对称,开口度无异常,原术区无异常,27无松动,叩诊(-),27牙髓活力测试值为15(图4b、图4c),CBCT复查显示28区骨质愈合良好,27远颊根与术前对比变得光整,略增长(图4d);⑥ 术后2年复诊:患者预后良好,27未见深牙周袋(图4e、图4f)。CBCT复查显示27外吸收牙根的根尖部位变尖、变圆钝(图4g),增长1.4mm左右(图5)。
图4 术后随访情况。a为术后7日X线影像;b为术后1年口内检查;c为术后1年27牙髓活力测试;d为术后1年CBCT影像;e、f为术后2年口内检查;g为术后2年CBCT影像
图5 术前、术后1年、术后2年CBCT影像对比
病例点评
赵吉宏教授:孙宇琪医师汇报的病例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次点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第一,涉及多个治疗方案供患者选择时,必须尊重患者和家属意见,只有让患者在健康、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得到最大的收获,才是最佳的方案,而非医师单方面认为最佳的方案。对该患者,选择拔除第三磨牙,是最符合患者意愿的一个方案。
第二,关于阻生牙导致邻牙牙根外吸收是否需要拔除。对于该问题有不同观念,这很正常。一般认为,阻生牙在25岁以后不再发育,对邻牙造成的压力会减少,牙根的外吸收不会加重,所以很多医师主张不拔阻生牙。但是我们在临床上面观察到一些相反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牙齿的牙根吸收,随年龄增长,会缓慢地进一步加重。分析原因,我们认为牙齿终生都有生长发育的趋势,正如临床上无对颌的牙会伸长一样,阻生牙其实也有这样的生长趋势,所以阻生牙对邻牙的压力是持续存在的。目前,我们还没有办法预测该牙的牙根吸收是稳定的,还是会进一步加重。所以对于这类病例,在微创手术、不对第二磨牙造成伤害的前提下,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拔除阻生牙为上策。
第三,如何做好微创牙槽外科手术。我们认为微创只是牙槽外科的起点,保存或恢复牙齿及牙槽骨的功能才是我们的目标。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在手术前,就必须有科学的、合理的手术方案设计,在手术中真正做到微创化操作,才能够保存牙齿、牙槽骨以及邻近的重要组织结构的功能。本病例能够保存邻牙的牙髓活力,保证邻牙牙根不受损伤,同时还观察到吸收的牙根有修复性再生的现象,足以看出术者微创化手术的技术高超、功底深厚。
第四,关于阻生牙所致的邻牙牙根外吸收,术后出现的修复性再生现象。该现象非常奇妙,目前没有看到类似的文献报道,与一些牙体牙髓专家有过交流,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发生这种神奇现象的原因,可能如孙宇琪医师所述,手术真正做到了微创,对邻牙牙根、牙髓及牙槽骨都没有伤害,对邻牙保存了足够的血供;同时手术拔除了阻生牙,解除了对邻牙牙根的压力;加上该患者较年轻,愈合能力较强,再生能力旺盛,所以出现了这样神奇的一幕。但这只是我们的揣测,真实的原因还需进一步探讨。
通过这个病例,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与信心。以后对于类似的病例,我们可以向着保存牙齿的功能这一目标出发,真正做好微创,让更多的牙齿能够保存牙髓活力,保存牙齿的功能,甚至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修复和再生。如果做好了这一步,我们的微创就做到位了,功能也就有了。
本病例收录于星火计划2023年度病例
作者:孙宇琪 赵吉宏
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口腔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