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医学制度
中国古代医学制度
中国古代医学教育一般是师徒传授或私淑学习,没有专门医学教育机构.刘宋元嘉二十年(433),太医令秦承袒奏置医学以广教授.这是中国设置医学教育机构的开端.北魏仿效南朝创立太医博士和太医助教之职.详情不可考.
隋代,在太医署中设太医博士、 助教、 按摩博士、禁咒博士,分别教授学生,又有药园师、主药、药监、担负药物教学.
唐代,太医署发展成为制度健全、分科和分工明确的医学教育机构,分医学和药学两部分.医学部分有医、针、按摩、咒禁等四种,以医科为最大,培养的绝大部分 是临床医生.药学部分有主药、药童,管理具体业务,并在京师设有面积为三顷的药园,置药园师,作为训练药园生种植药材的实验园地.各州府也设医学,有医药 博士任教.唐太医署设立于 624年,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规模最大、最完备的医学校.
五代,后唐清泰年间(934——935)于太医署和诸道置医博士、药博士.
宋代,对医学教育颇为重视.嘉佑五年(1060)分医学为9科,后来一度分为13科.当时学生多至300人.熙宁九年(1076)医学教育也依王安石三舍 法而分班学习.编校医书在宋初已开始,至嘉佑二年(1057)设置校正书局于编集院.由掌禹锡等为校正医官,系统地校订和印行历代重要的医籍,历时10余 年,对医学的发展、古典医籍的推广普及都有重要的作用.
元明以来,医学分为13种,其中有正骨兼金疮肿科,把骨科置于首要地位,因元人重骑兵,易发生骨伤疾病,故设此科.明清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及西方火器的 传入,金镞等科废止.明代医学,考试重于教育,各县虽有医学训科,而设官不给禄,与阴阳学同.故此时期,医学教育呈衰落的趋势.
清代因明制,而太医院内设教习厅,分作内、外教习,内教习以太监为学生,外教习则教授医官子弟.1840年以后太医院经费不足,医学也近乎消亡.光绪三十四年(1908)设新医学,略仿各省学堂的章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