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一句安慰,患者可能病已好三分
“近几年,我国医疗纠纷事件呈上升趋势,部分医患纠纷甚至演化为恶性暴力事件,这从一个侧面提示我们要高度关注医患关系。”在今年的两会上,如何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成为政协委员们非常关心的话题。
卫生部统计显示,从2006年到2010年,全国医疗暴力事件陡增70%,仅去年就有数名医护人员被砍伤。面对“仅10%的患者信任医生”、“一半医学生不愿从事临床”、“医院聘请大量保安,医生戴钢盔上班”的医患关系窘境,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院长许树强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他指出,医患双方是利益共同体,加强医学人文关怀,有助于促进医患和谐。
“医学人文关怀,就是对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生理及心理需求的具体关注和体现。”许树强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解释道,“它体现在对患者躯体、心理的关怀和对患者生命的终极关怀。而实施医学人文关怀就要做到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生理需求,从而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心理、生理需求。”
“只有在医患相处过程中倾注医学人文关怀,才能为营造和谐医患关系打好基础。”许树强说,部分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恰恰忽视了医学人文关怀的重要环节,该细心解释的不深入,该详细沟通的不到位,极少数医护人员在医疗服务中态度较差,加之医院缺少相应的人文关怀制度的建设和政策导向,这些都是造成医患矛盾加剧的重要原因。
去年8月,中日友好医院成为国内首家全方位开放夜门诊的医院,这是继7年前该院开始实行无假日门诊后又一便民举措。“开放夜门诊就是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上班族和学生族是最大的受益人群。”许树强举例说,“不是"做做样子",而是真正的全面开放。”
记者看到,晚上6点,中日友好医院的所有门诊科室和医技科室仍在开放,各科都有医生,各种检查全能做。“为了能够维持夜门诊的正常运转,行政后勤科室也要跟着上班到晚8时半。每天的夜门诊需要动用200多名医务人员和行政后勤人员。”许树强说。
经过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去年中日友好医院在北京地区三级甲等医院满意度评价中排名第二,其中在综合医院中排名第一,医院已经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对于医学人文关怀如何完善和实施,许树强提出了宝贵建议。第一,政府、医学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医学关怀,开展相关教育,建立和丰富现代医学模式的知识体系,把医学人文关怀根植于广大医务人员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实践中。
第二,加强医学人文关怀理论、实践及沟通技能的培训,强调医疗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其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将医学人文关怀落实到每项实践操作中,如在医务人员接诊过程中,要做到微笑服务、热情接待、耐心倾听、适时沉默,要做到语言真挚、温和亲切、通俗易懂、用语礼貌,耐心介绍病情和检查,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多表达对患者的同情。
第三,要将医学人文关怀作为一项人才评价标准,如在执业医师考试、职称晋升考试等规范化考试中。在实际操作中可量化成若干个指标,从而把医务工作者的态度、言语表达和表情动作等作为临床实践考核的重要标准。
手记
许树强说,患者由于缺乏医学专业分辨能力,没有选择的余地,容易产生疑惑心态;而医生简单的一个“请”,一个“您”,一声“谢谢”,一句“对不起”,患者立即会感受到医护人员对他的尊重。只有“双方互相信任,医生多一份关怀,患者不再猜忌”,才可能实现和谐的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