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下第一磨牙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一例

来源:网络 时间:2024/9/26

左下第一磨牙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一例

本病例是由于牙髓组织长期感染,波及牙周组织,导致根尖周、根分叉和牙周组织发生大范围病变,诊断为牙髓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初次就诊时通过X线片及CBCT全面评估,患牙存在根管遗漏、根管偏移,根尖周病变范围大及牙周组织破坏严重等特点。与患者充分沟通后,术中利用显微放大照明设备及超声根管治疗技术严格控制感染,术后采用大块树脂直接粘接修复进行严密冠方封闭。9个月复查患牙的根尖周病变愈合,牙周组织恢复良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思
指导教师:李红、张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

01

一般资料

患者女,34岁。

主诉:左下后牙牙龈肿痛1周。

现病史:患者自述4年前左下第一磨牙因“自发痛”于外院行“牙髓治疗”,治疗过程中因妊娠中断治疗,半年前旧充物完全脱落,1周前出现左下后牙牙龈肿痛、咬合痛。1年前左下第二磨牙曾于外院行充填治疗。否认心脏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全身系统性疾病,否认传染病和药物过敏史。

02

临床检查

36颊𬌗面旧充物脱落,髓腔暴露。叩痛(+),不松动,牙龈缘红肿,颊侧远中近龈缘处可见一窦道口,扪痛(+),颊侧远中探及深牙周袋,PD:颊侧(近中到远中):3 mm、3 mm、8 mm;舌侧(近中到远中):3 mm、2 mm、3 mm。咬合关系正常。

37𬌗面见牙色充填体,边缘继发龋坏,冷测正常。口腔卫生状况欠佳,牙龈充血,牙石(+-++)。除36外口内其余牙PD:1~3 mm。



X线片显示:36冠部大面积低密度影达髓腔,近远中根尖周及根分叉区可见大面积骨密度减低影,近中根管中下1/3影像不清晰,远中牙槽骨吸收至根尖1/3。

CBCT显示:36近中根为1-2型根管,根管分叉位置较低,远中可见独立远舌根,远中舌根向颊侧弯曲,远中牙槽骨垂直吸收至根尖。



03

诊  断

1. 36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牙髓治疗中)

2. 37继发龋

3. 菌斑性牙龈炎

04

治疗方案

1. 36根管治疗+冠部修复

2. 37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

3. 牙周基础治疗

4. OHI

与患者充分沟通后,患者同意治疗方案。

05

治疗过程

①开髓、探查根管

36橡皮障隔湿,显微镜下可见未揭全远中舌侧髓室顶,结合CBCT引导,超声工作尖修整开髓洞形,去除远中舌侧牙本质领和部分钙化物,寻找到初次治疗时遗漏的DL,预敞冠方,建立直线通路,预弯初尖锉尖端3 mm,疏通DB和DL根管,测WL: DB=19 mm、DL=18 mm。



CBCT显示近中根管根分叉较低,显微镜下见近中扁圆形根管口,在根管口下方约4 mm处分为颊舌向两个根管。同时观察到近中舌侧髓底少许破坏,结合CBCT判断初次治疗时近中根管中上段偏移。EDTA辅助下,初尖锉沿近中根的颊舌侧探查并疏通MB、ML,测WL: MB=19 mm、ML=18 mm。2.5%次氯酸钠冲洗,根管内封氢氧化钙,ceivitron、GIC暂封。



②根管预备成形

36橡皮障隔湿,显微镜下使用可预弯的镍钛锉预备4个根管至25#/0.06,拍摄主尖片示:达工作长度。2.5%次氯酸钠冲洗,超声荡洗,干燥,激光根管消毒。根管内封氢氧化钙,ceivitron、GIC暂封。



③根管充填

36暂封物完好,叩痛(-),不松动,扪痛(-),颊侧牙龈窦道缩小。橡皮障隔湿,显微镜下, 2.5%次氯酸钠冲洗,超声荡洗,干燥,iRoot SP+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4根管,拍X线片示:恰填,GIC暂封。建议患者于牙周科完成龈上洁治。



④术后复查及冠部修复

术后3个月和9个月进行复查:患牙无不适症状,颊侧窦道完全愈合,叩痛(-),不松动,牙周探诊正常,PD:2~4 mm,无牙结石。X线片显示根尖周病变已愈合,牙槽骨密度增高。

36橡皮障隔湿,显微镜下采用印章法,流体树脂及Sonic Fill 2大块声波树脂直接粘接修复,调𬌗,抛光。




06

分析和讨论

①病因及治疗方案的选择

分析病因:①未按时完成根管治疗,暂封物脱落,根管内长期处于持续感染状态;②初次治疗时未揭全髓室顶,遗漏远舌根(DL)。

鉴别诊断:①口内其余牙牙周情况正常,判断患牙近龈缘的窦道和深牙周袋是根尖周病变的排脓通道,可与牙周炎鉴别诊断;②影像学显示的根尖周和牙周组织破坏范围以及根管解剖形态,区别于牙根纵裂。患牙剩余牙体组织足够,医患沟通良好,为患者制定了保存患牙的方案:根管治疗+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



②治疗难点和临床对策

本病例的难点在于:①患牙根管感染持续时间长,病变范围大,累及根尖周、根分叉及牙周组织。有效清除根管内的感染、对根管进行彻底消毒是操作关键所在。②影像学显示存在被遗漏的远舌根管(DL),DL根尖段向颊侧重度弯曲,根管预备过程中可能出现偏移、侧穿等并发症。③患牙近中为1-2型根管,根分叉位置较低,根管预备时需要纠正初次治疗过程中的近中根管偏移。

术前仔细阅读CBCT,分析病因、病变范围、根管分布、根管形态以及预估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显微镜下清晰观察和分辨髓腔形态以及根管系统的解剖结构,超声辅助定位根管口,寻找遗漏根管。全程采用感染控制措施,高浓度次氯酸钠冲洗、超声荡洗、激光根管消毒,严密根管充填。配合牙周基础治疗,维持口腔卫生,随访复查,最终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本病例的不足在于根充后没有及时完成冠部修复,患者因其他原因在9个月复查时才完成了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

07

专家点评

1、病因明确、诊断正确:患牙通过完善的根管治疗以及冠方封闭使感染得到控制,复查时窦道愈合、牙周组织恢复,治疗效果良好。该病例再次验证了牙髓来源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经过完善的根管感染控制,能够达到良好预后。

2、建议改进图片质量:本病例在病例资料展示中,根尖X线片投照角度不一致,无法严格对比术前术后根尖周组织的变化;同时术前术后牙周探诊位置不同,无法客观对比治疗前后探诊深度的变化。建议规范牙周探诊检查,纠正照片质量和根尖X线片质量。

3、完善全口检查:建议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同时行牙周专科就诊,提供全口牙周探诊检查结果,完全排除牙周炎。

作者简介

陈思,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牙体牙髓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导师曹钰教授,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

网站地图 手机版 电脑版 广告联系QQ:498810094